布局清洁能源 构建氢能全产业链生态系统
为实现“双碳”目标,如何更清洁地生产能源?怎样更聪明地使用能源?一直以来都是北京经开区在积极探索的。氢能以其清洁、高效等属性,被称为“可能性最大的终极能源解决方案”,以氢能产业为引领,构建氢能与燃料电池全产业链,推动清洁能源布局。近年来,经开区不断取得新突破:联合燃料、华丰燃料、清陶北京等多家行业龙头企业子公司落户,服务北京冬奥会的600余辆国产氢能源车搭载北京艾尔的电子液泵,重卡级氢能电池成功研发填补区域空白,丰田燃料电池研发中心项目入选2022年北京市重点工程……
去年8月,北京市发布《北京市氢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1年-2025年)》,提出京南将依托北京经开区等构建氢能全产业链生态系统。作为北京市实体经济主阵地,经开区在氢能产业方面早有布局,编制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并开展精准招商,依托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引聚氢能领域龙头企业入区,构建完善的氢能产业链。
“在中国燃料电池汽车市场高速发展背景下,我们集结了6家志同道合的伙伴——除了丰田和亿华通外,还有四家整车企业,分别是一汽、北汽、东风、广汽,成立了一家合作研发平台——联合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北京)有限公司(简称:联合燃料);后来,丰田和亿华通又成立一家面向自研燃料电池系统生产和推广的公司,就是华丰燃料电池有限公司(简称:华丰燃料)。我们这两家公司以北京为依托,深耕京津冀,拓展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联合燃料总经理、华丰燃料执行副总经理秋田隆说。
目前,这两家公司已陆续落户北京经开区。秋田隆表示,联合燃料聚焦技术研发,将开展满足中国市场需求的燃料电池电堆等的组件技术、燃料电池系统控制技术、车辆搭载技术等一系列核心技术研发工作;华丰燃料则通过打通生产和销售闭环,为实现“氢能社会”及“环保移动社会”做出贡献。接下来,丰田燃料电池研发与生产项目将在经开区开工,建设燃料电池生产线、检测线和研发中心,进行燃料电池系统相关研发工作,生产燃料电池系统产品,投产后预期目标产能达1万台。
联合燃料和华丰燃料成为经开区布局氢能产业的一个缩影。经开区为进一步发挥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简称:国创中心)在行业标准制定和共性技术研发方面的优势,通过加快成果上车应用,扩展氢能产业落地场景。自成立以来,国创中心推出首个“纯电动乘用车开源整车验证平台”,启动共建国内首个“新能源汽车能效检测验证中心”,共建“国家级燃料电池汽车技术联合创新平台”,推动解决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难点、堵点。国创中心燃料电池汽车负责人梁晨说:“去年,我们基于多年的系统和整车集成开发经验,突破了整车能量耦合管理、一体化热管理及氢电安全与故障预警等燃料电池轿车开发的技术瓶颈,自主研发的车辆成功取得北京市第一个氢燃料电池乘用车整车公告,迈出了从研发到市场的第一步。”
以龙头企业和国创中心等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为带动,氢能产业逐渐融入主导产业协同发展,各配套企业加速聚集,经开区逐渐打出一套清洁能源布局的“组合拳”,形成高端汽车、新能源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产业资源共享、功能互补的更为完整的汽车产业生态,为北京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氢能产业城市贡献“亦庄方案”。
融媒体中心记者 孙艳平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