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有了“新指南”
本报讯(融媒体中心记者 卢金曦)智能网联汽车作为集智慧城市、智慧交通和智能服务于一体的国家级系统工程,当前进展如何?又将何去何从?近日,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联合组织20余家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相关单位、近百位行业专家,历时一年时间,共同编写完成的《智能网联汽车蓝皮书: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21)》(简称:蓝皮书)正式出版发行,展现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和技术发展现状,介绍了中国方案智能网联汽车关键进展,宣传普及车辆智能化网联化融合发展理念,并为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和生产企业等决策提供参考。
在过去三年的研究基础上,蓝皮书结合行业热点和趋势,以“智能化网联化融合创新”为主题开展研究编制,共包括总报告、技术篇、产业篇、专题篇和附录五个部分,以专业的角度、专家的视角及实证研究方法,针对智能网联汽车的现状与发展态势展开分析和预测,全面论述了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技术发展。
“蓝皮书具有三大亮点:凝练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挑战与应对策略、打造持续性研究体系、以‘智能化网联化融合创新’为主题开展详细研究。”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相关专家说。
蓝皮书指出,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面临五大挑战:顶层设计方面,政策法规标准体系仍需完善;关键技术方面,部分基础技术及器件受制于人;跨界融合方面,缺乏纲领指引,行业理解不足;示范应用方面,未能有效衔接研发与市场应用;安全保障方面,企业安全能力建设存在差距。
针对产业发展状况和面临挑战,蓝皮书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发展建议。蓝皮书阐述了车联网关键技术进展与趋势、智能化网联化融合应用实践、产业化推进路径及发展建议、智能化网联化融合发展理念及关键技术进展、智能网联汽车与智能交通和智慧城市的融合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信息物理系统,以及加快推动我国C-V2X车载终端发展政策建议研究等内容,系统阐述智能化网联化融合现状、问题与下一步发展路径。与此同时,蓝皮书构建并持续完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对各国产业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估。今年,在前三年研究的基础上,引入“双碳”等热点研究,通过更新评价体系,多维度展现了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在国际竞争中所处地位。
“蓝皮书为社会公众全面了解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技术发展打开了一扇窗,为相关政府部门出台政策法规,研究机构和生产企业等制定战略规划和开展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通过明确智能化网联化融合创新发展理念和内涵,支撑中国方案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路径探索实践。”该专家说。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