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首页 > 创新亦庄 > 深化改革先行区 > 产业发展

收获四大成果 实施五大专项 启动3.0阶段建设 智能网联汽车城市级应用构建“北京模式”

2月11日,北京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专场新闻发布会举办。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捷菲参加会议,总结了以北京经开区为核心开展的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从基础设施到场景应用取得的四大成果,并透露了下一阶段围绕“国际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目标,在北京经开区梳理形成智能网联汽车城市级应用的“北京模式”。

从智慧灯杆、智慧路口等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到路侧数据、云端数据与车端的双向赋能,再到Robotaxi、无人零售车等落地应用……以建设“国际数字经济标杆城市”为目标,北京经开区积极参与北京市数字经济顶层设计,以2020年9月启动建设的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建设为引领,着力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先行区。

“屏幕上不仅能实时显示车辆周围的人、车状况,连路口的红绿灯情况都精准识别,甚至还能精准到秒,这太神奇了。”几天前,韩国纽斯频通讯社记者崔宪圭来到北京经开区体验Robotaxi,车辆上的数字化信息让他惊叹不已,而让他如此惊讶的场景,就得益于北京经开区的智能网联基础设施建设。

当前,示范区2.0阶段建设围绕北京经开区核心区60平方公里、共计305个路口实现智能网联道路基础设施全覆盖。“智慧化基础设施建设要发挥实际作用,以智慧路口建设为例,它不仅可以利用路侧数据提升自动驾驶安全系数,还可以通过数据收集推进城市智慧交通的建设。”北京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依托政策先行区政策先试先行优势,北京经开区在全国率先发布早晚高峰测试、高速公路测试、无人化测试、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等多项创新政策。截至目前,累计发放智能网联测试牌照225张,其中乘用车测试号牌120张,无人配送车车身编码86张,高速公路测试号牌4张,无人化道路测试号牌15张,示范区参与企业自动驾驶测试里程超过324万公里,占全市70%以上。

在应用场景商业化方面,已开放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累计服务人次超8万,社会群众广泛认可。无人配送场景已实现生鲜配送和快递配送的实际运营,正逐步拓展应用范围。无人零售、自动驾驶警务巡逻、微循环接驳和公园漫游车等场景也已走到市民身边。

“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下一步将在坚定战略方向、构建标准体系、促进产业链企业聚集三个方面持续发力。”捷菲表示,接下来,示范区建设将继续实施“扩路、强云、组网、联车、落图”五大专项,聚焦“六项任务”,持续开展2.0阶段系统联调联试和功能优化,开启3.0阶段的建设任务;加快构建“车路云网图”各项标准体系,总结梳理形成智能网联汽车城市级应用的“北京模式”;围绕核心项目配套产业链,重点攻关芯片、操作系统等“卡脖子”技术,制定专项政策,促进全区数字经济相关产业增量发展。

 融媒体中心记者 卢金曦


相关新闻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