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首页 > 创新亦庄 > 深化改革先行区 > 产业发展

产经场 算力提升至少30% 重量减轻至少30% 成本降低至少30% “亦庄智慧”助推自动驾驶进入“量产时代”

“亦庄智慧”助推自动驾驶进入“量产时代”.jpg

  “如果不能实现规模化量产,那么自动驾驶的商业化则无从谈起。”这是自动驾驶行业人士的共识。近日,北京经开区企业小马智行就在新的一年里率先领跑,瞄准车规级量产,创新发布新系统、新方案——下一代自动驾驶系统、自研车规级计算单元方案。

  新系统

  软件算力各个层面全新突破

  当天,小马智行首度公开第六代面向L4车规级量产设计的自动驾驶软硬件系统、传感器及计算平台方案。第一批搭载该系统的车型将于今年在国内开启道路测试,2023年上半年投入自动驾驶出行服务Robotaxi的日常运营。

  小马智行联合创始人兼CTO楼天城说:“新系统面向车规级量产设计,从软件、算力、安全冗余等各个层面都得到了质的突破。在无数次技术迭代的过程中,小马智行积累了关键技术实力,同时也向规模化迈出了坚实一步。”

  据介绍,新系统从零部件研发及选型、软硬件耦合、安全冗余及系统装配生产等方面,均瞄准车规级量产。

  相比上一代,小马智行新一代自动驾驶软硬件系统继续沿用多传感器深度融合(Sensor Fusion)的技术路线,在传感器数量、选型上都朝着量产方向全面升级,首次大规模采用了固态激光雷达,传感器总数量达23个,其中自研信号灯识别摄像头分辨率提升1.5倍。

  传感器方案具体包含了4个位于车顶的固态激光雷达;3个分布在左右两侧和后向的补盲激光雷达;4个位于车顶四角的毫米波角雷达;1个前向长距毫米波雷达;11个摄像头,其中7个位于车顶,4个位于车身四周。

  与此同时,小马智行对于核心硬件的深入研发将在新一代系统中得到体现——这套量产级系统方案采用了小马智行自研车规级L4自动驾驶计算单元,引入车规级的英伟达DRIVE Orin系统级(SoC)芯片,拥有更高性能、更高带宽、更低时延,通过与产业链合作,实现车规级量产。

  相比上一代计算单元,全新一代的算力预计提升至少30%,重量减轻至少30%,成本降低至少30%。结合前代计算平台的经验,水冷散热方案也得到优化升级。

  新一代系统拥有多层冗余,包括完备的软件、运算平台以及车辆平台冗余系统,最大程度上平衡场景的覆盖度以及安全处理机制。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实现安全靠边停车或者安全车道线内停车,将安全风险降到最低。

  搭载新系统的自动驾驶车型为丰田S-AM(SIENNA Autono-MaaS),当天进行了首次亮相,多项小马智行首创的Robotaxi专属设计都在该车型上展示。

  “总结该车辆的几个关键词为轻量化、科技感、创新性。”小马智行相关负责人说。据介绍,新一代传感器套件采用独有的前后两段式分体设计,前端集成一颗固态激光雷达,后端集成三颗固态激光雷达,相比上一代设计体积大大减小。结合“科技外显”的设计基因,小马智行在车顶感知模块上设计了前部水平环形、后部竖向三段的概念车灯,配合一体式透明外罩,为Robotaxi营造出科技未来感。小马智行结合不同场景用途设计了一套创新性的灯光语言,不仅为各类系统运行状态增加视觉参考,更帮助Robotaxi用户快速辨认预约的自动驾驶车辆。这将为未来Robotaxi提供重要的设计趋势指引。

  小马智行联合创始人兼CEO彭军说:“推动自动驾驶技术在乘用车领域的应用,是小马智行重要战略目标之一。小马智行已经在全球范围内积累了超过1000万公里的自动驾驶公开道路测试里程,我们接下来将继续加大技术投入,扩大Robotaxi的运营规模。此次发布的全新一代面向L4车规量产设计的自动驾驶软硬件系统将进一步提升技术可靠性,并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的规模化应用落地。”

  新方案

  全新计算单元低时延高性能

  在新系统中,值得一提的是基于与英伟达的战略合作和深度定制,小马智行开创性地推出了具备不同芯片配置的多种计算单元方案。“此次小马智行推出搭载英伟达DRIVE Orin系统级芯片的全新计算单元方案,强强联手向行业展示了其领先的硬件设计能力以及我们研发下一代量产车规级自动驾驶系统平台的能力。”彭军对自主研发的搭载英伟达DRIVE Orin(SoC)系统级芯片的车规级计算单元方案信心满满。

  是什么让彭军充满信心?据介绍,全新计算单元拥有极低时延、强劲性能和高可靠性。首先,其搭载的DRIVE Orin系统级芯片拥有254 TOPS的运算能力以及CUDA并行计算架构和深度学习加速器(NVDLA)的加持,让量产自动驾驶高性能硬件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小马智行在产品设计中,推出的具备不同芯片配置的多种计算单元方案,基于一个或多个英伟达Orin系统级芯片以及车规级英伟达Ampere架构GPU,可同时满足自动驾驶乘用车以及自动驾驶商用车研发的技术要求,加速小马智行实现自动驾驶技术的规模化量产。

  实际上,去年,小马智行就宣布下线第一批同标准化产线生产出来的自动驾驶的车系统和车队并第一时间投入到了全天候的测试运营工作中,实现了规模化量产从0到1的探索。

  彭军说:“在自动驾驶规模化、量产化的道路上,小马智行始终引领创新。未来,小马智行将继续引领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创新,加速自动驾驶技术的规模化量产。”

  小马智行的发展离不开北京经开区为自动驾驶行业培育的肥沃土壤。去年以来,在北京经开区设立的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依托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建设,适度超前并系统构建了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示范应用、商业运营服务以及路侧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等政策体系,推动自动驾驶车辆率先开启无人化测试、率先“驶”入商业化试点、率先进行高速测试,为自动驾驶企业技术迭代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产业生态环境,助力自动驾驶商业化进程不断提速。 融媒体中心记者 卢金曦

  ■相关

  “超眼”自动驾驶卡车

  让智能物流畅行无碍

  本报讯(融媒体中心记者 卢金曦)1月19日,北京经开区自动驾驶企业主线科技与激光雷达企业探维科技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同研发打造基于ALS技术平台和硬件级图像前融合的车规级混合固态激光雷达的传感技术解决方案,助力自动驾驶卡车量产进程与智能物流业务规模化落地。

  去年年底,全国首个智能网联汽车高速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路段在京台高速双向10公里对外开放,主线科技、小马智卡等北京经开区自动驾驶企业纷纷驶入高速。“依托在北京经开区设立的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的政策优势,主线科技的自动驾驶卡车已经驶入高速公路,加速量产化工作。”主线科技CEO张天雷表示,当前,部署更多车辆实现新一代人工智能物流网络全国组网已成为主线科技的核心发展目标。为此,主线科技积极布局产业生态,携手合作伙伴齐心破解自动驾驶卡车车规级量产的“卡点”。

  自动驾驶卡车研发企业主线科技已成功推出面向新一代量产自动驾驶卡车的“Trunk Master”自动驾驶系统,并已投入上百台自动驾驶卡车在港口和高速公路场景进行运营和测试。2021年,主线科技取得北京市首批商用车自动驾驶测试牌照,并率先开启L4级自动驾驶的高速公开道路常态化测试。同时,基于干线物流自动驾驶卡车车队,主线科技正与头部物流合作伙伴开展专线运输业务,累计运输里程已突破150万公里。

  探维科技方面,去年以来接连发布了Scope的迭代产品与全新的192线车规级混合固态激光雷达,并完成了车规级工厂的建设与产品下线交付。当前,探维科技的激光雷达已经覆盖从车路协同、智慧物流到自动驾驶的多样化应用场景,通过硬件级图像前融合技术的赋能,将实现跨时代的多传感器融合能力与感知精度。

  不难看出,过去一年间,主线科技与探维科技在新产品、新技术、新系统的研发中都取得了大幅进展,已经进入高速发展期。此次战略协议的签署将为双方的“高速发展”再按“加速键”。在未来,主线科技将与探维科技在自动驾驶商用车及智能物流领域展开全面的业务合作与深入的技术探索,聚焦港口和干线物流自动驾驶场景,共同研发部署搭载探维科技96线-192线激光雷达产品的自动驾驶卡车。

  探维科技CEO王世玮表示:“在自动驾驶量产的关键节点上,需要一套兼顾稳定、性能和成本的感知方案来帮助自动驾驶公司走向大规模的应用落地,因此,探维科技将在此次合作中提供基于ALS平台和硬件级图像前融合技术的全套激光雷达解决方案,覆盖从96线到192线的全系列产品,可以满足从港口到干线物流所有自动驾驶场景的感知需求。”

  “在国家大力推进智慧交通与智慧物流的大背景下,主线科技与探维科技将基于各自的产品与技术优势,聚焦国内外市场,共同打造新时代的L4级自动驾驶系统解决方案,实现商业交通与物流的全面智能化。”张天雷表示,“主线科技与探维科技有着一致的合作理念与愿望,希望双方共同奔跑在自动驾驶卡车的黄金赛道,早日抵达智能物流网络的新大陆。”


相关新闻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