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首页 > 创新亦庄 > 深化改革先行区 > 产业发展

3家企业上榜北京高精尖产业设计中心名单

本报讯(融媒体中心记者 孙艳平)近日,记者从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了解到,2021年认定及通过复核的北京高精尖产业设计中心名单公布,经开区3家企业上榜。其中,长城超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通过2021年北京高精尖产业设计中心认定,北京集创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星和众工设备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通过2021年北京高精尖产业设计中心复核。

据了解,北京高精尖产业设计中心是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认定的具有较强产业资源要素集聚能力、设计创新能力和鲜明的发展特色,技术水平领先、创新模式先进、规模较大、管理规范、业绩显著的企业,包含已经建立工业设计中心的企业及专业从事工业设计的企业。

此次北京市有7家企业通过认定,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长城超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是唯一一家从事IT设备研发设计的企业。该公司有关负责人说:“去年我们在低碳节能技术、液冷、5G、边缘计算、信创、区块链等领域实现了技术和产品的创新。下一步,长城超云将继续秉承‘自主研发、持续创新、产业报国’的理念,围绕X86服务器、分布式存储、信创整机等业务领域不断突破。” 

在通过复核的20家企业中,北京集创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平面显示技术的芯片设计公司,产品涵盖高端电源管理芯片、LED驱动芯片、触摸屏驱动以及大中小显示屏驱动方案等。自2008年成立以来,该企业扎根经开区,已申请核心专利近一千三百项,在技术创新上实现多项从零到一的突破,填补多项国内高端显示领域的技术空白。

北京星和众工设备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则致力于工业机器人的研发生产,在经开区注册成立十多年来,依托区内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生态,完成从最初设计制造金属板带生产线向工业机器人的研发制造的升级转型,并在经开区支持下挂牌上市。如今,该企业自主研发的机器人铁手臂已经广泛服务于建材、能源、化工、交通等领域,北汽新能源汽车、长城汽车等众多知名企业都成为星和众工机器人的用户。

本次公布的名单中,经开区上榜企业主要分布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体现出整体规模效应、产业生态结构优化、自主创新持续发力等特征。根据经开区2021年度工作报告,经开区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不断壮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数量占全市总量的38%,居全市第一,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预计全年产值将超1000亿元,将成为继高端汽车、产业互联网、生物医药之后的第四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相关新闻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