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首页 > 创新亦庄 > 深化改革先行区 > 产业发展

2020年实现归属净利润约为43.32亿元,同比增长141.5% 中芯国际逆境突围谋求产能扩充

03797cda-b6e2-46b4-8ef5-be178e427bda.jpg

  尽管受到外围不利因素影响,但中芯国际依旧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资料图片

  由于上市时尚未盈利,科创板市场存在一批股票标识“带U”的企业,如今首家“摘U”企业诞生了。4月1日,北京经开区企业中芯国际对外披露了公司2020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属净利润、扣非后归属净利润均为正值,符合“上市时未盈利公司首次实现盈利”情形,公司A股股票将于4月2日起取消特别标识“U”。

  据中芯国际披露的2020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为274.71亿元,同比增长24.8%;对应实现归属净利润约为43.32亿元,同比增长141.5%;对应实现扣非后归属净利润约为16.97亿元,而在去年同期,公司实现扣非后归属净利润约为-5.22亿元。

  根据年报,中芯国际2021年上半年收入目标约139亿元;2021年全年毛利率目标为10%至20%的中部。2021年资本开支为280.9亿元,其中大部分用于成熟工艺的扩产,小部分用于先进工艺、北京新合资项目土建及其他。

  年报显示,中芯国际的成熟应用平台需求强劲,来自于电源管理、射频信号处理、指纹识别,以及图像信号处理等相关收入增长显著。先进技术在通信、消费、物联网等应用领域持续丰富产品类别,拓展客户群体。

  中芯国际董事长兼执行董事周子学在致股东的信中写道,尽管在下半年,受到外围不利因素影响,公司被迫去调整客户和产能结构,这些调整的过程造成了额外的耗费。但公司始终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努力提升产品质量和客户服务。其中,成熟制程方面,中芯国际在电源管理、超低功耗、射频、图像传感、指纹识别、特殊存储器等产品平台,特别是0.15/0.18微米、55/65纳米、40/45纳米等工艺节点,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先进制程方面,公司完成了15000片FinFET安装产能目标,第一代量产稳步推进,第二代进入风险量产。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归属于公司的净利润等财务指标均创出历史新高。

  年报显示,中芯国际2020年各应用分类收入均实现增长。其中,智能手机类应用收入占晶圆代工业务营收的44.4%,收入同比增长21.7%;智能家居类应用占晶圆代工业务营收的17.1%,收入同比增长22.3%;消费电子类应用占晶圆代工业务营收的18.2%,收入同比增长6.5%;其他应用类占晶圆代工业务营收的20.3%,收入同比增长28.3%。

  以技术作分界,来自90纳米及以下制程的晶圆代工业务营收的比例于2020年为58.1%,而2019年则为50.6%。其中,55/65纳米技术的收入贡献比例由2019年的27.3%增加至2020年的30.5%。28纳米及以下技术的收入贡献比例由2019年的4.3%增加至2020年的9.2%。

  展望2021年经营计划,周子学表示,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AI、物联网等新业态、新模式和新应用的兴起,带动芯片需求量。目前全球晶圆代工的产能依然紧张,客户需求在增长,但产能的扩充速度跟不上。另一方面,中芯国际依然面临外围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设备采购交期较以往有所延长,亦有可能产能建设进度不如预期。虽然外部的不可抗力无法绝对把控,但将在危机中育新机、在变局中开新局,探索更加适合中芯国际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中芯国际2021年的重点工作是在持续坚持依法合规经营的前提下,继续与供应商、客户及相关政府部门紧密合作、积极沟通,推进出口许可申请工作,尽最大努力保障运营连续性;争取尽快扩充产能,满足客户需求。


相关新闻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