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基础设施国际论坛举办 经开区加快建设北京数据先行区
本报讯(融媒体中心孙艳平)7月6日,由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组委会主办,下一代互联网国家工程中心和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承办,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及北京经开区管委会共同支持的“数据基础设施国际论坛”在北京经开区举行,论坛上发布数据领域重磅成果。
作为2023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的专题论坛之一,本次论坛以“信息技术赋能数据流通,推动全球数字经济创新发展”为主题,汇集来自中国、美国、德国、卢森堡、澳大利亚、印度等国家的行业顶尖专家和国际组织领袖,共同聚焦如何建设安全、高效、智能的数据基础设施,为全球数据流通提供有效技术解决方案,助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
活动现场,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总工程师仝海威、北京经开区工委管委会一级巡视员袁立洪、下一代互联网国家工程中心主任刘东、北京金融控股集团副总经理李岷先后发表开幕致辞。现场获悉,北京市将打造引领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的6个高地,分别是城市数字智能转型示范高地、国际数据要素配置枢纽高地、新兴数字产业孵化引领高地、全球数字技术创新策源高地、数字治理中国方案服务高地、数字经济对外合作开放高地。北京经开区也将从聚焦自主创新、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场景牵引等五方面推进工作,在数字经济浪潮中不断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北京数据先行区,推进数字经济走深走实。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论坛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颁发了“IPv6终身成就奖”,并现场发布《数据空间:理论、架构与实践》专著、《中国数据要素市场建设研究报告》。其中,《数据空间:理论、架构与实践》是数据领域首部关于数据空间的专著,论述了数据空间的设计原则、功能模块、角色、规则等内容,助力研究者和产业界同仁全方位了解数据空间。《中国数据要素市场建设研究报告》则从数据要素市场建设的意义、国际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情况等六部分进行阐述,并通过综合评测,认为今年北京、广东、上海、浙江、贵州等省市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水平位居全国前五。
当天,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国际数据空间协会(IDSA)董事会主席莱茵霍尔德·阿赫思、全球IPv6论坛主席拉迪夫·拉蒂德等十余位专家学者作基调演讲和主题演讲,针对IPv6、数据空间、互联网基础设施等热点解读,带来一场干货满满的思想盛宴。专家们一致认为,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赋能数据流通,可有效解决数据安全、高效、可信、合规流动问题,推动面向全球、开放共享的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是数字经济多元纵深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这也为全球数字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启发和思考。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