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首页 > 创新亦庄 > 科技成果转化承载区 > 科技快报

提供梦想沃土 点燃创新引擎 经开区举办第三届全国青科赛北京区域赛

  5月27日,第三届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果展示大赛北京区域赛开幕,来自全市1000多支参赛队伍齐聚人大附中亦庄新城学校,这也是全国青科赛北京区域赛首次落地北京经开区。经开区全力支持和服务好本次大赛,为参赛青少年提供梦想成真的沃土。大赛的举办也将大大激发广大青少年探索科技、学习科技的兴趣,增强青少年的科技能力和科学素养。

比赛精彩瞬间。融媒体中心吴江/摄

  本报讯(融媒体中心齐美娟)5月27日,为期两天的第三届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果展示大赛北京区域赛(以下简称“全国青科赛北京区域赛”)在人大附中亦庄新城学校开赛,来自全市的1000多支代表队根据报名情况参加线上或线下比赛。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原常务副主任、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专家委员会专家孙成华,北京市政府原副秘书长戴卫,北京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线长久,北京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左仁贵,亦城合作发展基金会党支部书记绳立成出席开幕式。

  本届全国青科赛以“科技强国·未来有我”为主题,设置了“爻星球”中国基地设计赛、“走向未来”人工智能自动驾驶创新挑战赛等11个线下比赛,以及GOC编程挑战赛、ICode专项赛等4个线上比赛。

  线长久在致辞中表示,青少年肩负未来科技创新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重任,全国青科赛的举办必将大大激发广大青少年探索科技、学习科技的兴趣,推动广大青少年相互之间的学习交流提升,增强广大青少年的科技能力和科学素养。

  左仁贵代表经开区管委会对全国青科赛北京区域赛落地亦城表示欢迎,对赛事举办表示祝贺。他说,举办青少年科技教育大赛,有利于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有利于强化青少年的报国之志和爱国情怀,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经开区将全力支持和服务好大赛,为参赛青少年提供梦想成真的沃土。

  据了解,全国青科赛北京区域赛由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和北京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共同主办,北京亦城合作发展基金会承办,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事业局协办。

  “在家门口参加青科赛

  很激动很自豪”

  在未知星球,完成基地搭建和太空无人车任务;在逼真赛道,进行一场自动驾驶汽车的狂飙;在太空家园,发明一款与众不同的机器人……5月27日,第三届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果展示大赛北京区域赛(以下简称“全国青科赛北京区域赛”)开幕,来自全市500余所学校和企业的1000余支参赛队伍、2000余人齐聚人大附中亦庄新城学校,这也是全国青科赛北京区域赛首次落地北京经开区。

  此次比赛由“爻星球”中国基地设计赛、“走向未来”人工智能自动驾驶创新挑战赛、Super-AI工程创新赛—太空家园等11项线下比赛和ICod专项赛等4项线上比赛构成,线下参赛人数1703人,线上参赛人数419人。记者在现场看到,参赛小选手们专注地进行比赛,享受赛事带给他们的乐趣。“虽然外面下着雨,但我的心情很明媚,能在家门口参加这样的赛事很激动也很自豪。”一位来自人大附中亦庄新城学校的参赛选手说道。

  “经开区科技创新氛围浓厚,区内教育资源较为充沛,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交通便利,是本次大赛落地经开区的主要原因。”比赛承办方北京亦城合作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亦城基金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过去三十多年,经开区已培育形成四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吸引了世界500强企业97家,超过8万家企业落地生根,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86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7家。科技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大量的创新人才,人才的培养又具有基础性、系统性、长期性,需要在基础教育阶段给予充分重视。亦城基金会自成立以来,依托经开区科技创新资源优势,联合爱心企业一起推动青少年科学技术人才培养,助力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

  “为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部署,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科技强国重要指示为指针,北京经开区一直在积极推动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社会事业局相关负责人认为,此次比赛落地经开区,为全市广大青少年科技爱好者搭建了学习、交流和展示平台,能够促进全市中小学科技教育教学与科普活动的深入广泛开展,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助力青少年科学文化素养的有效提升。

  亦城基金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将继续立足经开区,充分发挥区域科技和产业资源优势,鼓励和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和支持科技人才的培养,为推动未来科技的进步贡献公益力量。融媒体中心齐美娟

  青科赛北京区域赛展示“亦含量”

  本报讯(融媒体中心齐美娟)“参加此次比赛,提高了我们对知识应用的能力,燃起了我们对高精尖技术的兴趣,为将来深耕这些领域奠定基础。”刚参加完人工智能自动驾驶创新挑战赛的人大附中亦庄新城学校高一年级选手王恩祺意气风发。5月28日,经过了两天的比赛,第三届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果展示大赛北京区域赛(以下简称“全国青科赛北京区域赛”)完美收官,少年们借助这一平台对外展示了亦城学子的风采。

  据了解,全国青科赛北京区域赛的“亦含量”超过了百分之十。“参加此次比赛的亦城学校战队超过了170支,参赛者的综合素质普遍较高。”亦城基金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全国青科赛北京区域赛作为一个以赛促学、以赛助教、以赛招商的平台,发挥了“请进来”的作用,向更多人展现了经开区这一“未来之城”的创新与活力,也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了亦城科技、亦城公益的力量。更重要的是,此次赛事给亦城学子提供了与相同爱好同龄人交流的机会。正如王恩祺所说,通过这次比赛,他更加明白了团队合作的意义,“团队合作让我们优势互补,让我们一起享受努力之后取得成果的快乐。”接下来,少年们将携手冲击“国赛”。

  科学教育进校园点亮“科技梦”

  本报讯(融媒体中心齐美娟)5月26日下午,人大附中亦庄新城学校联合北京亦城合作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亦城基金会”)共同开展“科学家进校园公益讲座”活动,为第三届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果展示大赛北京区域赛(以下简称“全国青科赛北京区域赛”)预热。

  活动围绕“逐梦苍穹展翼未来—无人机课堂”“侦察车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两个主题开展,来自中航工业(成都)无人机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兵器工业第205研究所的科学家先后开展了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讲座,让学生对无人机和侦察车有了全新的认识。“今天我零距离感受到了军工科学家‘追求真理、永攀高峰’的科学精神,激发了我们热爱祖国和热爱科学的热情。”人大附中亦庄新城学校学生杨予墨在听完讲座后激动地说。

  据了解,亦城基金会自成立以来,在经开区爱心企业、爱心人士捐资支持下,结合经开区科技、产业特点,围绕教育文化、医疗健康、困难群众、科学研究等领域,资助实施了“乡村教师培训”“罕见病科学研究”“点亮智慧—读书在行动”等110个项目,有力促进了经开区公益氛围的逐步形成。下一步,亦城基金会将积极汇聚更多的社会各界专业爱心力量走进校园,为经开区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助力。


相关新闻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