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塑造新优势 产业升级提质高精尖 ——北京经开区各界热议践行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代表、经开区工委书记杨秀玲说,党的十八大以来,首都北京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实现了从北京发展转向首都发展、从单一城市发展转向京津冀协同发展、从聚集资源求增长转向疏解非首都功能谋发展、从城市管理转向超大城市治理的深刻转型,实现了特大型城市减量下的高质量发展。坚持“五子”联动融入新发展格局,正是北京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这十年,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了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1%,达到5598亿元;GDP年均增长10.4%,达到2666亿元;万元GDP的能耗下降了42.2%……用一系列亮眼成绩,交上了以高端制造业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合格答卷。在新征程上,我们要更加自觉地把经开区的工作放在全市工作大局中去谋划和思考,更加自觉地把新发展理念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充分发挥“三城一区”主平台作用,继续坚持创新驱动发展,进一步形成大企业带动的高端产业集群,抓住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的规律,搭建更多优质公共平台,不断完善同“三城”的协同机制,努力将北京科技创新优势更加高效地转化为产业发展新动能。
学报告明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新时代青年人提出的寄语让我备受激励。”10月21日,记者来到中科宇航,几名党员正围成一圈分享着各自对于党的二十大报告的理解。融媒体中心张磊/摄
职能部门
服务实体推动高质量发展新突破
北京经开区科技创新局局长蔡继征表示,科技创新局坚决贯彻落实工委管委会决策部署,聚焦“三城一区”主平台建设,立足“四区一阵地”功能定位,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核心,服务高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一是以创新驱动赋能高质量发展。围绕经开区产业高质量发展,谋划引入重大攻关项目,布局硬科技赛道,培育优势企业,高水平打造特色产业园区,搭建共性技术平台,强化技术成果转化,全力做强创新引擎,把科创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态势。二是锚定“三城一区”主平台建设。紧扣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任务,聚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产学研用、头部企业战略合作等方面,增强产业链创新链自主可控能力,加快构建高精尖产业体系。三是突出服务支撑企业创新发展。加快谋定促进中小企业、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形成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的科技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科学、健康发展提供支撑服务。推动与全国、北京市级标杆孵化器协同合作,让孵化器成为刺激技术创新的重要载体,助力企业拔节成长。四是营造创新生态牵引成果落地。着力于引培创新主体、搭建创新载体、集聚创新要素等方面的工作,主动对接三大科学城,引聚高校大院大所创新资源,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带动高水平成果转化和高层次人才落地。深化与三大科学城创新协同机制,通过实施“榫卯计划”、创新成果系列对接会,拓宽高校院所企业之间的交互渠道,推进高精尖产业在“三城一区”的协同发展和优化布局。
北京经开区营商合作局副局长马宁表示,在工委管委会的领导下,经过多年发展,经开区已形成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和大健康、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为主导的“4+2+1”的立体产业结构,但是随着国际国内不断发展变化的经济形势和产业迭代升级,经开区高精尖产业发展也面临新形势、新环境、新机遇和新挑战。经开区作为北京市高精尖产业发展的主阵地,营商合作局下一步将以高质量发展高精尖产业为首要任务,以产业链图为蓝本,对接“强链、补链、升链”意向企业,加强龙头带动招商,积极推动以龙头企业、“卡脖子”技术团队、独角兽企业带动产业生态,强化项目挖潜招商,通过老企业新品种、关联企业本地化等方式,推动新产品线项目落地,重点补齐产业集群的断点、堵点,加强龙头企业对接,加快供应链再布局,奋力谱写高精尖产业发展新篇章。
融媒体中心孙艳平
科创企业
攻坚核心关键技术做强高端制造业
轻舟智航政府事务负责人张晓超表示,作为“三城”项目重点引入企业之一,轻舟智航以入驻北京经开区为契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在北京经开区,创新成为第一动力源。为顺利推进智能网联客运巴士在开放道路测试与示范运营,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工作办公室从车内管理、车辆运行、道路测试、保险保障、产品技术参数等方面,作出了针对性管理要求,填补此类智能网联车辆的监管空白,为智能网联客运巴士新场景的规模化和商业化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轻舟智航在今年4月取得全国第一批智能网联客运巴士道路测试牌照,10月取得全国第一张智能网联客运巴士示范应用牌照。随着示范区范围继续扩大,不仅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真实道路和测试场景,而且将极大推进自动驾驶技术的迭代及商业化运营进程。今后,我们将以“造火箭而不是搭梯子”的方式,来实现自动驾驶的广泛落地。依托“自动驾驶超级工厂”,独创了“时空联合规划”,始终坚持技术和商业化并重的发展思路,推动高级别自动驾驶技术在更广泛场景中不断落地。
安川首钢机器人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主任兼总工程师胡婷表示,安川首钢要加强同“三城”中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技术合作,形成机器人相关高端产业集群,共同推动首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目前,我们与中关村科学城的机器人视觉和自主移动机器人等相关公司建立了深度合作,未来希望能更多承接“三城”高校和科研机构机器人相关科技成果转化的落地工作。安川首钢要利用在汽车行业20余年机器人系统集成的经验积累,抓牢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新机遇,自主创新,研发国内技术一流的新能源汽车机器人智能生产线。未来工作中,要将机器人生产线和信息化、AI、5G、大数据等先进技术融合,实现生产线自感知、自适应和自维护,提质增效,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博清科技董事长冯消冰表示,创新是企业发展之本,从实验室研发到实现产业化落地,博清科技承接了被誉为“中国焊接第一人”的潘际銮院士团队二十余年的焊接机器人创新成果,敢于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攻坚克难,致力于打造大型结构件自动化焊接领域的世界第一。接下来,博清科技将坚定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为高质量发展增添动能;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坚持“专精特新”,聚焦油气化工、船舶制造、核电工程、能源电力、轨道交通、建筑钢构六大领域,钻研产品的迭代升级及自动化焊接整体解决方案,不断赋能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及大型结构件制造自动化焊接领域,实现“将智能特种机器人打造为国家名片”的目标。
森特士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蒋东宇表示,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北京经开区工委管委会大力扶持下,森特把业务拓展到建筑金属围护系统、生态治理以及建筑光伏一体化三大领域,实现了高质量发展。随着北京经开区坚持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逐渐完善,规模以上企业带动的高端产业集群进一步形成,经开区的企业面临更多的发展机遇。森特人必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继续秉持“为人类为社会创造更美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的初心,锐意进取、创新共赢,用好政府搭建的优质公共平台,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建筑和智能建造的发展,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中科宇航飞控与软件设计部总经理马玉海表示,一直以来,北京经开区给我们商业航天企业提供了很好的营商环境和发展沃土,让我们在这里自主创新。航天行业作为国家战略高技术领域,肩负着引领技术创新,拓展人类文明,守护国家安全基石的重要使命。我们作为航天从业者,需要时刻不忘提升自己,以扎实的基础理论,严、慎、细、实的技术作风,过硬的工程管理和发射服务能力,通过构建太空物流新通道,以不断的发射成功向祖国和人民交出满意的答卷。同时,我们需要坚定自信,增强创新主动性,用公式、代码和试验成果,稳扎稳打,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
融媒体中心孙艳平孙英健
高技能人才
以奋斗砥砺产业报国新征程
连日来,北京经开区劳动模范、创新工作室领军人、一线产业工人认真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并围绕如何贯彻落实好大会精神持续展开讨论。大家纷纷表示,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要立足本职岗位持续攻坚克难,坚持科技自强走技能报国路,坚持守正创新以匠心守初心,在新征程上扛起责任接续奋斗。
立足本职岗位持续攻坚克难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迎来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历史性跨越,产业工人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我更加坚定了走实技能强国和技能报国之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子康任职于SMC(中国)有限公司,作为电气工程师,通过自动机械手配合组装设备去实现气缸自动装配、检查、包装作业,对设备程序不断升级优化改善,让每一道工序、每一个过程更加合理,从而替代原有的人员手工作业,是他一直在潜心钻研的方向。工作中,他通过一系列技能比赛提高操作技艺,向着车间岗位技能标兵、行业技术能手的目标不断前进。“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会积极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时刻以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来要求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学好、学牢专业知识。在传承前辈技术的同时,做好传、帮、带,与身边的同事以及新入职的大学生一起分享学习产业工人的神圣使命,力争以思想认识和技能水平同步提高的方式,为中国培养更多踏实肯干的技术人才,努力为推动科技创新、建设制造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张子康说。
作为一名从事运载火箭研制工作近30年的航天人,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周遇仁见证了在一代代航天人不懈努力、不断求索下,我国航天事业不断刷新纪录。“伟大事业都始于梦想、基于创新、成于实干,蓝箭航天将始终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坚定航天报国、航天强国的初心和使命,不负重托,不辱使命,秉承高度集成化、智能化的产品设计和研发理念,凭借创新能力及专业技术团队,在产品设计、制造、测试和交付等方面,构建商业航天领域的科技综合体,坚定做好中国航天事业的补充力量,奋力在新征程上展现新作为。”周遇仁说。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工程师柯尊凤表示:“在工作中,我将努力夯实业务知识,积极到现场积累实践经验,在自己负责的技术领域,努力赶超国外领先关键核心技术,为‘中国技术,中国制造’走向国际舞台贡献力量,为新时代新征程砥砺前行!”
坚持科技自强走技能报国路
“只有我们掌握了核心技术,把自己的产品生命力掌握手中,让中国钢铁重工业用上国产芯片和国产高性能变频器,我们的生产线才能更加独立自主。”刘东是中冶京诚“国产化自主创新工作室”的领军人物、青年匠师,也是一位扎根企业一线从事产品研发的科技工作者。为解决工业“卡脖子”技术问题,从工作室成立之初,刘东带领研发团队,引导青年科技工作者潜心钻研关键技术,攻克行业一道道难题,历经10次大大小小的技术升级和创新后,工作室所研发的拳头产品“国产化高性能变频器”更加稳定,生产更加有保障,其中CPU芯片国产化率达到90%。今年,“国产化自主创新工作室”获评北京市级职工创新工作室,这份荣誉也赋予了刘东新的使命。“下一步,我们将持续致力于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创新培养和提升,并依托‘中冶集团181研发项目’开展芯片国产化替代工作,在提升国产化变频器产品性能的同时,不断推进中国芯的应用,持续推进相关技术的创新发展和落地。”他说。
北京京仪自动化装备技术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北京市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半导体专用温控设备创新工作室”领军人何茂栋表示,在实现集成电路领域高端装备国产化的道路上,只有坚持创新,才能将科技发展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只有坚持创新,才能从根本上改变集成电路领域高端装备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多年来,何茂栋一直致力于半导体集成电路领域高端装备的设计研发及国产化推广应用,他带领团队开发的半导体专用温控装置Chiller,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国外厂家的技术垄断,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往后的工作中,我要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到实践中去,带领工作室技术人员刻苦努力、积极向上、勇攀高峰,在高端装备自主创新的道路上勇挑重担,推动半导体专用温控设备的自主研发,坚决打赢温控设备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致力于实现‘中国芯,强国梦’,为‘科创中国’贡献更大的力量!”何茂栋说。
坚持守正创新以匠心守初心
北方导航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技术中心党支部书记娄颖表示,“作为一名从事技术研究的基层党支部书记、兵器科技工作者,我将带动更多技术工人、工匠人才立足岗位、匠心筑梦,坚持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全心扎根研究武器装备相关技术,把科技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实现国防工业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踔厉奋发、勇毅笃行,为企业发展和提升中国制造的核心竞争力贡献智慧和力量!”
北京斯利安药业有限公司中药研发总监、北京市劳动模范陈明霞,从事中药新药研发工作16年之久。她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中医药文化,坚持守正创新。守正是基础,是我们的文化自信,我们中医药文化传承了几千年,不仅有经典名方,更有极具特色的辨证论治,这些都要继承和坚守。在此基础上,放眼世界,充分利用国外先进的提取、加工、制剂、质量控制技术以及智能化制造设备等,进行创新,将中医药产业和文化发扬光大。”
融媒体中心王莉娟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