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金融等政策组合发力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 支持科技“小巨人”实现创新“大发展”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含量高、创新能力强,是极具活力和潜力的创新主体。为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应对疫情冲击,帮其纾困解难、走好创新路,今年来,财税、金融、科技等支持政策组合发力,不断优化企业的成长环境。那么,这些政策落实情况如何?企业得到哪些实实在在的支持?
减负担税费支持力度更大
加大研发投入,是企业增强创新活力的重要举措。当前,疫情对中小企业发展造成较大影响,更大力度的税费支持政策能有效减轻企业负担,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增强发展后劲。
“今年我国将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这意味着我们的研发经费更有保障了,持续攻关光伏发电领域核心技术的底气更足。”一家科技公司财务负责人说,去年该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165.9万元,对降低生产成本、盘活资金链、减轻经营负担作用明显。今年以来,企业手中的光伏建设项目和产品销售订单已达3348万元,加计扣除比例进一步提高,预计可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378万元。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是专门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专项优惠政策,针对性强、含金量高、效果明显。企业研发投入越多,减税就越多,对鼓励企业持续加强研发具有“四两拨千斤”作用。国家税务总局印发公告,明确从今年起,企业可以在每年10月申报期申报享受前三季度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优惠,进一步将此项政策长期化、制度化,以稳定市场预期、支持科技创新。
今年以来,财税部门充分运用退税减税、加大财政补贴等政策,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纾困发展。3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中小微企业设备器具所得税税前扣除有关政策的公告》。“今年我们计划购进数控钻铣设备,用于新能源汽车配件及笔记本电脑外壳项目,资金需求很大。”一家科技公司总经理算了算账,按照新政策,公司今年购进530万元生产设备,可按50%在当年一次性税前扣除,相当于企业将提前回笼66万元资金。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教授李旭红认为,中小企业一直是财税政策支持的重点。通过实行大规模留抵退税,将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带来“真金白银”的支持,有效增强其发展信心,对于改善就业市场、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也具有深远意义。
前段时间,得益于银行提供的300万元信用贷款,一家生物医药类科技企业顺利将研发成果推向了市场。
“我们持续推进科研成果转化、潜心研发产品,可就在产品走向销售阶段的关键时刻,因为资金,进程卡住了。”该企业负责人齐先生说,推动产品走向市场,需要大量资金购买原材料,但由于缺乏有效担
添动力金融活水源源不断
保,企业无法获得充足贷款。
后来,在一场银企融资对接会上,银行了解到企业的需求便主动与其对接,设计出一套专属信贷解决方案。
科技型中小企业走好创新路,金融支持不可或缺。近年来,有关部门和许多地区持续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政策体系,鼓励金融机构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金融活水正源源不断地流向科技型企业。
一是政策制度更完善。去年底北京证券交易所正式开市,定位于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从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到加大对科技创新领域的信贷支持,再到健全科技保险产品体系,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金融政策的保驾护航。
“近年来,我国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科技创新等领域的支持力度,相关领域政策措施密集出台,强化政策工具引导、建立差异化激励机制、完善风险补偿机制,推动金融资源真正用在‘刀刃’上。”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说。
二是产品服务更多元。“很多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往往存在轻资产、抵押难的问题,无法通过传统融资方式拿到贷款。”温彬认为,要破解科技型企业的融资难题,金融机构需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改变原有科技型企业评价体系,通过投贷联动等多种融资方式支持企业发展。同时,充分发挥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重要作用,鼓励更多专精特新科技型企业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进一步优化融资结构。
转自《人民日报》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