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加持!经开区“科技馆之城”建设装上加速器
近日,北京市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印发《北京市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关于建设“科技馆之城”的实施意见》,指出将在全市启动“科技馆之城”建设,预计到2025年实现打造百余个前沿科技资源科普化示范项目,推动千余个场馆基地做优科技教育体验,动员十万余名科技科普志愿者参与科普服务的“百千万”目标。
在北京经开区一座颇具规模的小型“科技馆之城”如何建成?一起看看吧~
早在2021年2月1日,北京经开区通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城市表达与“科技馆之城”建设方案,指出要充分依托经开区高精尖产业聚集、企业创新资源完备的特点,将亦庄新城打造成全域开放、特色鲜明的“科技馆之城”。两个月后,北京经开区召开“创场景城市享科技未来”发布会,正式揭开“科技馆之城”的神秘面纱。
全国首家向公众开放的工业级无人直升机主题展馆、全国首个可再生能源“碳中和”智慧园区、全国首家以北斗卫星导航应用为主题的博物馆及体验馆、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和车路协同的应用测试基地……首批共有50个企业、区内博物馆和文旅资源纳入“科技馆之城”建设体系,包括区内四大主导产业头部企业、外资500强企业、科技创新型企业、企业专业展馆和亦庄新城文旅资源五个方面。经开区更是结合亦城的“科技馆之城”版图,同步推出“尖端创新在亦城”“科技研学在亦城”“无人科技在亦城”“学史力行在亦城”“乐活悦享在亦城”5条精品线路。创新文化、传统文化、生态文化等主题展馆,为广大市民带来多元化、体验化、沉浸式的科普教育新场景。
去年年底,“2021北京网红打卡地推荐榜单”在京发布,“科技馆之城”展馆之一的北斗卫星导航应用博物馆成功入选科技创新和数字经济地标,充分彰显了区域创新文化的独特魅力。“如此近距离地参观体验北斗技术的发展应用,感受数字经济给生活带来的改变,令人振奋、印象深刻,也为我们今后在各自行业中推动北斗应用起到了很好的启发作用。”参观了北斗卫星导航应用博物馆的经开区企业职工这样说。该博物馆讲解员张蕊介绍,作为经开区“科技研学在亦城”主题旅游线路上的一站,北斗卫星导航应用博物馆自建成并正式开放以来,吸引了社会各界人士前来参观学习,并成为“2021北京科技周”“2021北京数字经济体验周”等多个科技创新类活动的学习场地,同时,还与央视、北京电视台等多家主流媒体联合开展北斗科普活动,为北斗卫星导航的科普推广发挥了重要作用。北斗卫星导航应用博物馆里不断展现的科普场景只是经开区“科技馆之城”建设以来的一个小小缩影。一年多以来,来自企事业单位和院校的团体、个人纷纷走进经开区打造的多层次、多领域、多元化的科普场所,汲取这座城市的创新文化底蕴。
△在北京经开区“科技馆之城”,居民体验飞行的乐趣。资料图
今年,经开区按计划正完成第二批50个主题展馆的建设工作。可以了解智慧建筑以及数字化领域的最新技术成就的ABB 智慧建筑客户体验中心、可以体验松下产品及百年发展历程的松下健康生活体验馆、可以欣赏国内外各大专业院校艺术家的版画相关艺术品的版画艺术馆、可以感受不同类型湿地的自然魅力的新凤河安南湿地环保展览馆……截至目前,已经有30个新的主题展馆被纳入“科技馆之城”建设版图,供市民游览体验。今年年底,北京经开区“科技馆之城”的展馆数量将扩容至100个。预计到“十四五”末,北京经开区将营造出工业科技旅游场景,发展一批特色企业科技馆、艺术工业园区、文创旅游产业园区,实现北京经开区的常住人口中,每一万人就可坐拥2.8家科技馆的目标。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