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首页 > 创新亦庄 > 科技成果转化承载区 > 科技快报

《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条例》通过,北京经开区在行动!

  近日,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于今年7月1日起施行,将为北京经开区及区内企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提供法治保障。

  《条例》共七章五十七条,主要包括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重点新兴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公共服务建设、知识产权纠纷调处等四个方面。其中,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建设方面,《条例》规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机构建设,提供专利预审、维权指导等服务;建立专利导航、知识产权金融、重大经济科技活动知识产权分析评议、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等制度;建立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促进和规范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

  推进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建设,北京经开区以实践促进知识产权的高质量创造运用。去年4月,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经开区分中心(以下简称经开区分中心)在经开区挂牌成立,通过建设“一站、一室、一庭、一窗、一厅”,打造知识产权综合性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专利预审支撑、快速维权、商标业务受理、知识产权保护协作等服务,打通了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的全链条,让企业的知识产权工作在“家门口”就能办理。今年年初,北京市知识产权局还将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权赋予北京经开区,便利服务再扩容。

  不仅如此,经开区分中心还通过举办知识产权宣传系列活动,及时传达政策和为企业答疑解惑。最近“北京市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单位”启动申报,为更好地指导企业报名,在科技创新局支持下,经开区分中心举行线上知识产权贯标培训和《北京市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单位申报》政策解读活动,提高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能力。

《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条例》通过,北京经开区在行动!.jpg

△工作人员为企业办理商标注册业务。资料图

  “围绕企业普遍关注的问题,如知识产权政策、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运营、企业商标实务等,我们自成立以来已举办了37场活动。”经开区分中心有关负责人说。同时,经开区分中心开展知识产权一对一调研服务47家,提供专利预审业务咨询1300余次,快速维权咨询157次,商标咨询8000余次,撰写商标侵权判定咨询报告45件,服务企业600余家近1800人次。

《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条例》通过,北京经开区在行动!2.png

△企业负责人到北京经开区分中心咨询。资料图

  近年来,北京经开区优化营商环境,在知识产权服务方面不断创新,企业也越来越重视知识产权布局,创新资源显著提升。截至今年1月底,北京经开区企业拥有有效发明专利达11598件。“我们将继续做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建设,希望将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贯穿到企业的生产、研发、经营、管理中,帮助企业建立起一套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且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科技创新局有关负责人说。

相关新闻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