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经开区首次出台“产业金融政策十二条” 产业金融机构落户最高奖6000万元
本报讯(融媒体中心记者 卢金曦)政策支撑是产业金融发展的“活力源”和“压舱石”,近日,北京经开区首次出台了《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加快产业金融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
“此次政策瞄准北京经开区‘产业金融’定位,制定了包括产业金融体系建设、投资机构引进以及丰富金融业态、支撑跨境金融、助推金融机构发展、强化金融人才队伍建设在内的六大项、12条支持政策,最高奖励6000万元。”北京经开区商务金融局相关负责人说。
为了进一步完善区内产业金融供给体系,北京经开区全力支持产业金融机构落户。对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与产业发展更为密切的持牌法人金融机构及分支机构落户北京经开区,给予最高不超6000万元的补助。同时对已设立的上述金融机构以及新引进或新设立的银行一级分行以及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一级分支机构,产业支撑力度强的地方金融组织落户均有不同力度支持。与此同时,《措施》还对上述产业金融机构购买或租用办公用房给予最高不超过3000万元支持,降低其开办运营成本。
投资引进奖励最高1000万元,项目引进奖励100万-200万元,区域经济贡献奖励最高1000万元,投资团队个人年度奖励100万元……通过一系列奖励落地,鼓励投资机构集聚发展,加大对产业的资本投入力度。
在产业链供应链的高质量发展中,北京经开区通过最高500万元的奖励促进商业保理、融资租赁等金融业态发展壮大。通过给予区内商业保理公司实际业务达到一定标准的奖励,运用保理融资的方式提升保理公司对实体产业的服务能力;区内融资租赁公司为本区企业提供融资租赁业务的、对融资租赁公司当年购入本区企业生产的设备用于租赁业务的,每户每年上述奖励合计最高500万元。
在支持跨境金融方面,对为区内企业提供跨境汇款、信用证等跨境结算服务的区内金融机构每年累计奖励最高1000万元,提升对跨境企业国际贸易的金融服务力度。
为了引导持牌法人金融机构和法人地方金融组织提升区域经济贡献,北京经开区在《措施》实施后前三个会计年度,当年纳税总额1000万元(含)以上的,按其当年产生区域经济贡献中经开区地方财政可支配部分的30%予以奖励。
为产业金融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北京经开区针对金融人才,通过给予落户、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相应支持和服务,完善配套服务包和服务设施以提供高品质的工作生活环境。
该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一系列政策的推出,提升金融服务产业发展能级,激发金融主体活力,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持续加大对经开区四大主导产业、高精尖产业和绿色产业发展的投资力度,推动构建以产业金融为核心的特色金融供给,助力实体经济数字化升级,加快亦庄新城高质量发展。”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