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首页 > 创新亦庄 > 科技成果转化承载区 > 科技快报

医保电子凭证就医结算、跨省异地就医实时结算在部分医院实现…… N项医保红利落地 幸福感满满的

  “医保电子凭证就医结算启动,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待遇再上涨,新增119种药品纳入集采,国家组织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结果落地,先天性疾病纳入医保报销,用人单位缴费负担再减轻,经开区管辖医院北京陆道培医院首个实现‘跨省异地就医实时结算’……”北京经开区社会保险保障中心医保处处长王勇盘点着在经开区落地的新政策。2021年一季度,大批惠民利企医保政策在经开区相继落地实施,为辖区内参保企业和群众释放了一大波政策红利。

  流程再造医保服务更便捷

  在天宝园五里一区社区卫生服务站,一位居民刚刚使用医保电子凭证挂了号、拿了药:“真方便!本来今天忘带社保卡了,我尝试着出示手机支付宝里的医保电子码,果然完成了医保挂号,刷码结算。”

  这是2021年在经开区落地的政策——医保电子凭证就医结算。据介绍,实行医保电子凭证结算模式后,医保系统将支持多种认证方式进行结算。在确保原有持社保卡就医结算流程不变的基础上,参保人还可以通过展示医保电子凭证进行就医结算。并且手工报销期间看病就医发生的医疗费用也可以实时结算了,这是对于手工报销带来的一次革命性改变。

  不仅仅是医保电子凭证就医结算的正式启用,为了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优化医保经办流程,今年一季度起,取消了医疗保险经办过程中所有需要持社会保障卡同步环节。包括了险种同步与待遇同步:城镇职工、城乡居民、机关事业单位职工、超转、医照人员的医疗参保类型之间,制度、险种、身份转换均无需再持社会保障卡到社会保险保障中心进行同步;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与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在办理异地安置时无需再持社会保障卡进行待遇同步。

  此外,为进一步方便参保人办理特病备案手续,一月以来,“门诊特殊病”备案有效期从一年变为长期有效,即参保人备案后除个人要变更定点医院或终止特病治疗的以外,无需每年再进行续批。

  有升有降惠民利企更有力

  “升的是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待遇,降的是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单位缴费比例。”王勇告诉记者,这一升一降切实让企业群众得到了更多实惠。

  据介绍,今年以来,北京市继续优化城乡居民医保政策,门诊基金支出向慢性病和长期用药负担重的患者倾斜。同时,继2020年将门(急)诊封顶线由3000元调整到4000元之后,2021年,门诊封顶线再次提高500元,提高到4500元。

  为持续落实“六保”“六稳”,今年企业也迎来好消息。一季度,本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单位缴费比例由10.8%降至9.8%,较之前降低1个百分点。预计2021年全年为经开区内参保企业减轻负担约5亿元。此次调整单位缴费比例后,职工看病就医待遇不受影响。

  降的还有群众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医疗费用负担。自1月28日起,本市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项目价格再度降价。单样本检测价格由120元降低至80元,5样本和10样本混合检测的每样本价格分别由40元、30元同步降低至30元、20元。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因疫情防控需要,在本市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费用,纳入本市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按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规定报销。

  红利扩容民生福祉更殷实

  首批国家组织耗材(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也正式落地;医保药品目录新增119种药品价格大幅下降;经开区新增医保定点医疗机构……一季度,医保政策红利不断扩容,增进民生福祉。

  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让群众真真正正用上优质价廉药。

  根据国家2020版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情况及要求,北京市医保药品目录进行了有进有出的调整,在规范部分药品报销范围的同时还针对北京市门诊特殊疾病政策做了进一步的完善。此项新政于2021年3月1日在经开区同步落地实施。“此次新政有五大亮点,包括新增药品数量创新高、覆盖领域最广、多层次推进,同时,此次纳入医保药品目录药品还有多款国产新药以及新冠肺炎治疗药等。”王勇说。本次新增119种药品全部通过谈判产生,是谈判药品数量最多的一次,平均降价50.64%,涉及家庭常备用药、慢性病用、抗癌用药的同时,还涉及儿童用药和部分罕见病用药。

  今年一季度首批国家组织耗材(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也正式落地。经开区内心脏疾病患者可用上低价载药合金冠脉支架,冠脉支架正式告别“万元时代”。记者了解到,冠脉支架在治疗心脏疾病中使用率很高,每次手术需使用1-3个。但是由于其价格昂贵,不仅给患者带来了不小的费用压力,而且由于用量较大,占医保基金的比例也较高。此次冠脉支架的带量采购是国家首次组织高值医疗耗材的集中带量采购,支架价格从均价1.3万元左右下降至700元左右,平均降价93%,最低的是469元,最高798元。

  同样迎来福音的还有辖区内的先天性疾病患者。据介绍,为进一步完善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政策,持续构建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参加本市基本医疗保险人员,因患先天性疾病在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治疗的,发生的医疗费用按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此举切实减轻了此类参保人群的医药费用负担。

  “一季度,我们还收到了一份专属于经开区的好消息。区内的北京陆道培医院入选新一批基本医疗保险协议管理定点医疗机构。”王勇告诉记者,“不仅如此,3月23日起,该医院还可以提供跨省异地就医实时结算服务。”随着北京陆道培医院获批准入,经开区辖区内的定点医疗机构增至10家,形成了由两大三级甲等公立医院为顶层、5家专科定点医院为枢纽、3家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基底的医疗资源服务圈,进一步充实经开区的医疗资源,提升基本医疗保障服务水平。

  经开区社会保险保障中心负责人表示:“2021年一季度就有众多医保政策在经开区落地实施,接下来,中心将强化管理、优化服务,将各项政策落到实处,真正让辖区内的企业群众享受到政策带来的利好。”


相关新闻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