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化升级!“一份承诺”推动600余亿元项目落地北京经开区
原本至少90天才能办好的手续,用了9天就实现了拿地、开工?这样的高效率准入就发生在北京经开区。
这样的高效准入就发生在在北京经开区中芯京城12英寸集成电路晶圆及集成电路封装项目的一期工程项目。企业只需上交“承诺”,即可实现项目先批后建、先建后验。在这样的工作机制推动下,北京经开区已有涉及两大主导产业600余亿元的“两区”建设项目落地。
△北京经开区
自“两区”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北京经开区不断夯实“放管服”改革,在区域范围内深化企业投资项目告知承诺制,对项目“个性化定制”审批流程,探索开展在线远程核查和评审评估,加快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在线审批,构建“区域评估+标准地+告知承诺+政府配套服务”全流程闭环管理,推进“两区”建设便利化升级。
为解决企业对技术规范陌生,对基本建设程序不熟悉的问题,北京经开区都做了哪些?
“项目审批改革最难解决的不是部门审批快慢的问题,而是审批事项涉及图纸、方案、技术报告等专业内容。”北京经开区行政审批局相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为解决企业对技术规范陌生、对基本建设程序不熟悉的问题,北京经开区一改传统简单代办、帮办的服务,主动向前一步,探索建立了从立项要竣工全过程政府综合服务机制,帮助企业解决实质内容、技术要点及疑难问题。
专业综合服务团队、个性化定制服务、全流程跟踪指导!在具体的项目推进过程中,行政审批局通过专业的管家式服务,将服务触角延伸到企业心里。
专门窗口、专人解答、专线咨询,为了让服务更高效,行政审批局不仅设置了专业咨询渠道,还引入了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专业的消防、设计、施工等领域技术指导,最短时间内提升企业对项目审批流程、审核要点、技术性材料标准等专业知识熟悉度。
对于大型、重点、疑难项目,行政审批局在企业项目意向基本成熟后,主动安排综合服务团队,根据项目特点、投资来源、工期要求等条件,倒排工作流程,明确节点事项,限定最晚时间,形成个性化流程定制方案。方案形成后,由审批人员向企业进行具体讲解,告知企业关键工作、重要节点、注意事项,并结合企业需求进一步优化完善。
“不仅如此,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问题,综合服务团队会如管家般全流程提供服务,跟踪指导。”行政审批局相关部门负责人说,“针对服务内容、效果,我们还会邀请企业进行评价,形成综合服务工作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当前,北京经开区已经初步建立了“政策性条件引导、企业信用承诺、监管有效约束”的管理模式,实现了政府由“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据统计,截至目前,北京经开区已有11个项目参与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试点,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大健康两大主导产业,总工程规模约101万平方米(地上),合计投资总额达635亿元。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