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首页 > 创新亦庄 > 科技成果转化承载区 > 科技讲堂

北电科打造高职思政课“5+”改革新范式

  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职教契合型时代新人,实现职业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效果的系统性跃升,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校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北电科”)依托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平台,立足职业教育类型属性,开创性地提出了职教契合“融-汇-贯-通”四维模型,打造了高职思政课“5+”改革新范式,有力回答了“教育强国职教何为思政何为”的时代课题。

  融汇贯通

  打造时代新人铸魂工程

  “学校结合职教特点,深入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为视角,经过调查研究,融合多领域专家思想,提出了‘融-汇-贯-通’四维职教契合模型。”据北电科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王振介绍,这一模型包括了“融通职教实际”“汇通职教内容”“贯通教学实际”“通盘师资建设”四个维度。

  创新“走出去+请进来”大思政课格局,形成“社团、大赛、平台、活动”四位一体职教契合型实践教学共育体系,着力打造具有职教特色的“行走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完善“校本化+新型态”课程教材体系,构建“四模块+双引擎”教学改革模式。注重“选优师+强素质”队伍建设思路,严格思政课教师准入制度,着力打造思政课名师团队。以四维职教契合模型为基础,打造高职思政课“5+”改革新范式,即“把方向+多联动”顶层设计机制、“走出去+请进来”大思政课格局、“校本化+新型态”课程教材体系、“四模块+双引擎”教学改革模式、“选优师+强素质”队伍建设思路,探索具有职教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

  互通互联

  形成“大思政”一体化育人格局

  在“5+”改革新范式的探索过程中,北电科形成了各部门协同联动机制,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整体性、科学性、系统性一体化育人格局。思政课教师与组织部、宣传部、学工部共同开展的“大思政”工作形成了电科特色,成效显著。学生党支部开展红色“1+1”共建示范活动连续两年获得一等奖,“青年服务国家”“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分别被评为实践风采类和工作案例类优秀作品,《基于“职教契合型——时代新人”五维素养模型,探索全链式实践育人新路径》入选2024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

  与此同时,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深度融合,有效构建了思政生态课程体系,形成了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的良好氛围。通过中国大学生MOOC网、学银在线等开展“O2O”混合式教学,形成一批课程思政在线资源,引领示范学校课程思政建设,3门已成为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成效显著

  实现全方位立体化思政育人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打破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隔绝的‘孤岛效应’,大幅度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据王振介绍,近年来,北电科学生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奖项42项,教师教学能力比赛和学生技能大赛成绩位居全国前列。荣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1项、“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1项、“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1项、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3)金奖1项、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科技创新交流营暨机器人大赛特等奖1项。

  随着思政课教师教科研能力的稳步提升,逐渐形成了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高质量思政课教师队伍。近年来,在教学比赛中7名教师获国家级三等奖,11名教师获省部级一等奖、2名教师获三等奖;主持完成国家社科思政专项课题1项,北京社科基金1项,北京市教育规划课题4项,编写教材4部,获北京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1人主持省部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1人入选北京高校教育基地访学研修项目,1人入选“十四五”时期北京市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优秀骨干教师培育项目;多位教师获得“优秀教师”“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师德榜样”等荣誉称号。融媒体中心 齐美娟


相关新闻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