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联合产业链相关单位牵头制定,5项标准入选工信部团标应用推广案例
本报讯(融媒体中心 孙艳平)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2024年团体标准应用推广典型案例名单”。由位于北京经开区的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联合产业链相关单位牵头制定的5项标准成功入选,涉及车路云及无人化测试相关标准。
具体制定了哪些标准?各项标准又将发挥什么作用?其中,《车路云一体化系统》系列标准包括4项,即系统组成及基础平台架构、车云数据交互规范、路云数据交互规范和平台服务场景规范。本系列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将促进基础数据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共享共用,打通云控应用的生态建设,开发人员可通过API接口为各类用户定制化开发相关应用,对车路云一体化示范区的建设形成标准化的指导方案。在本系列标准中,车路云一体化系统的架构、数据交互以及服务场景等要求已应用在重庆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项目、天津宝坻车路云一体化网联信控式公交示范项目、沈阳智能网联汽车先导区示范项目、鄂尔多斯康巴什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示范项目等。
此外,T/CSAE 309-2023《智能网联汽车 城市道路场景无人化测试 场地试验方法及要求》基于公开道路实际运营接管情况,深入分析自动驾驶关键脱离场景,针对无人化测试特点,围绕车辆的基础能力、脱困能力、故障处理能力、网络安全能力,系统梳理形成一系列典型封闭场地试验场景。
值得一提的是,该无人化测试标准参考了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无人化三阶段测试方法,即副驾有人、后排有人、车外远程,创新性地提出从车内有安全员和车内无安全员两个阶段开展无人化测试,所有试验项目应通过车内有安全员测试后,方可开展车内无安全员测试。本标准的发布实施,将为各地的无人化应用示范和商业模式探索提供重要支撑,有效服务多个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的无人化测试推广。
作为国家级行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创新中心以标准为纲,推动智能网联产业高质量发展,已累计牵头或参与相关国家标准17项、行业标准16项、团体标准100余项。未来,创新中心将持续加强对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标委会的支撑力度,以标准支撑技术研发、产品认证、示范应用,助力我国车路云一体化产业规模化落地,推动产业发展。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