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庄打造强大“引力场”释放源源“引力波”
展示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的鲜活经验;举办“3+1”系列活动,与企业共话发展机遇;促成一段段政企之间、企业之间的“双向奔赴”……本届进博会上,从“走出去”到“引进来”,从共赴进博之约到共享开放未来,吸引105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兴业的北京经开区(北京亦庄),正提速国际合作平台建设,打造吸引外资“引力场”,招揽更多合作伙伴。
11月4日,进博会开幕前夕,阿尔特与矢崎中国共同出资设立的北京阿尔特矢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经开区正式设立,不仅标志着双方在新能源汽车高压电系统领域的深度合作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也将进一步夯实经开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基础,补齐高压电系统领域短板,增强产业链韧性。谈及落地经开区的原因,矢崎有关负责人曾表示:“阿尔特总部就在这里,通过多次实地参观考察,我们也更加了解经开区,这里拥有完善的汽车产业链和优越的投资环境。将合资公司落地经开区,有利于我们充分利用本地产业资源和政策优势,快速推进项目建设,实现共赢发展。”
随着合资公司的正式设立,经开区集聚了来自全球105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的160个项目。而吸引世界500强企业纷纷布局经开区的原因,在于完善的产业链群与一流的营商环境。
作为全国唯一一个集国家级经开区、国家高新区、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综合保税区“六区政策合一”的高端经济功能区,经开区积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注重服务定制、政策定制、制度定制,持续开展“我为外企找市场、我为外企觅伙伴、我为外企找资源”等一系列服务活动,保持“2+X”外资政策包和服务包优化升级,以最高标准确保涉外服务“极简审批”“极优服务”,为外资企业深耕中国市场铺平跑道。
10月24日,礼来、辉瑞、拜耳、阿斯利康、美敦力、沪亚生物等6家跨国药企宣布将在经开区新设研发或创新机构,落地北京医药创新公园(BioPark)。在本届进博会上,辉瑞中国区总裁、RDPAC执行委员会主席、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Jean-Christophe Pointeau透露,辉瑞在经开区设立北京研发中心,将以“三倍速中国创新”为目标,通过创新研发的加速,力争在2021年至2030年间,实现60款创新药及其新适应症在中国获批。不仅如此,辉瑞还与区内企业天广实、康源博创签署合作协议,共同致力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创新治疗产品的临床开发,这也是辉瑞Ignite计划在中国落地以来,与中国大陆本土生物科技公司的首次合作。
新朋友的坚定落子与老朋友的相继加码,不仅彰显出外资企业对经开区发展前景的信心,也正在为产业提质升级注入活力。今年9月,全球首个氢内燃机批量发电项目、北京市近年来在氢能领域引进的重点外资项目之一——中关村道依茨氢气内燃机发电示范项目在经开区点火运行。“这是一个里程碑事件,将加速德国先进氢能技术向国内转化,促进中关村道依茨合资项目产业化进程。”道依茨董事会主席舒特博士表示,“借助北京亦庄的平台,我们将实现更好发展,促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据悉,该项目是德国道依茨公司在中国设立的首个氢能应用项目,于今年8月建成,年发电量最多可达100万度,每台设备每年可累计减碳约800吨。
数据显示,目前北京经开区已集聚了来自全球6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300余家外资企业,全区外资企业工业总产值贡献占比约为70%,外资研发中心约占全市总数的三分之一,已成为汇聚全球创新要素的国际化舞台。面向未来,经开区将继续做好外资企业发展的支持者与同行者,支持外资企业因市场红利选择亦庄,因创新红利加码亦庄,因开放红利做大做强,打造“外资首选地”地区品牌。
融媒体中心 李啸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