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首页 > 创新亦庄 > 科技成果转化承载区 > 科技规划

中国机甲第一人联手区属国企打造新机甲

中国机甲第一人联手区属国企打造新机甲.jpg

《升腾之手》亮相机器人大世界。 齐美娟/摄

中国机甲第一人联手区属国企打造新机甲2.jpg

《长城龙》亮相世界机器人大会。融媒体中心 张磊/摄

  一座《长城龙》,起起伏伏间张扬气吞山河的气势;一架《升腾之手》,灵活多变中尽显点石成金的智慧。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期间,无论是坐落在北京经开区亦创国际会展中心、有着“中国第一机甲(机械动力装甲,下同)”之称的《长城龙》,还是悬挂于机器人大世界、专门为此设计打造的《升腾之手》,都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两台原创艺术机械装置均出自“中国机甲计划”发起人、“中国机甲第一人”孙世前之手,后者则是由孙世前和区属国企尚亦城集团共同打造。

  从圆明园到亦创

  “一条龙”凝聚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

  安静时是绵延的长城,腾空时是嘶吼的巨龙。在世界机器人大会现场,《长城龙》成功留住了观展市民的脚步。这条龙曾登上过《新闻联播》,曾在2024年龙年春节亮相圆明园火爆京城,眼下又在北京亦庄掀起了一阵“寻龙热”。

  “《长城龙》的创作灵感缘起于小学课本文章《长城》,文章内有‘长城宛若一条巨龙’之类的描写。长城与龙都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与骄傲。”如何将长城与龙的元素糅在一起创作出代表中国的装置艺术作品成了孙世前给自己出的一道必答题。科技让古老的传统文化焕发了新的生命力。经历了七年时间,从概念图纸到3D模型,再到模拟机械结构计算,最终孙世前工作室将中华民族的两大精神图腾解构结合,先后创作出了三个版本的超大型可动式地标艺术机械装置。系列第一作为建党百年献礼作品《长城龙·崛起》、系列第二是为北京冬奥会创作的《长城龙·青瓷》、系列第三作为2024年春节期间在北京圆明园遗址公园展出的《长城龙·复兴》,也就是此次亮相世界机器人大会的这一作品。作品总长20米,重约10吨、由5000多个零件组成。机械装置启动前,实物机甲是盘在崇山峻岭间的金色长城;机械装置启动后,长城缓缓启动,几处烽火台分别变形为龙头、四肢,一条喷云吐雾的金色巨龙腾空而起,并伴有龙啸之音。

  “通过机械工程技术达成从固态‘长城’到灵动龙形的转变,实现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孙世前表示,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结合,这条龙从拥有深厚的皇家文化积淀的圆明园“飞”到兼具科技感、国际范儿的北京亦庄,从“古”到“今”,诠释了中华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无限可能和发展空间,也让人们更加坚定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心和决心。

  从2015到2024

  “一只手”发起人与机甲的对话

  自2015年以来,每次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几乎都可以看到孙世前的手笔。此次,他的另一作品——《升腾之手》出现在了机器人大会期间启幕运营的机器人大世界中。机器人大世界被称为“永不落幕的机器人大会”。据了解,机器人大世界展厅面积为2000平方米,包括“开启机器人世界”“探索未来世界”“重塑新质生产力”“未来生活体验区”四大板块,集中展出30余家企业的50余件展品。

  走进展厅,一只长2.8米左右的大型机械手臂向市民发出对话的邀请,当有人触动它时,它便开始了交流——由六千多件元器件组成的《升腾之手》身体庞大却轻盈、表情单一却俏皮、不善言谈却热情。“在这个作品中,升腾是生命力的代名词。机甲不冰冷从有情绪开始。”孙世前告诉记者,为了展现作品的灵动,在创作时他和同事们为其预设了多套语言,初接触时,它会害羞;再接触时(通过遥控感应进行其他手势),它会俏皮。值得一提的是,机械手臂还会与周围的视频相呼应,为市民“解密”机器人世界的神奇。

  《升腾之手》和《长城龙》都肩负着“迎宾”的功能。而后者作为一个年轻的作品,此次展出尚属首次。“《升腾之手》由我和尚亦城集团联手打造,在创作初期,我们的思路不谋而合。”孙世前表示,该作品更侧重于大型机甲机械装置与人的关系。“《升腾之手》从来不是一堆冰冷的金属零件和电子元件简单结合。而它之所以能有如此‘优秀’的表现,与尚亦城集团的参与和支持分不开。”孙世前说,从作品设计到场景布置再到视频互动,尚亦城集团都进行了积极推动和落实,是双方的积极互动让《升腾之手》以最佳状态展现在了观众面前。

  机器人大会结束后,机器人大世界将继续对外开放,《升腾之手》也将留在此地“迎宾”,继续人与机甲的对话。

  从“路过”到“爱上”

  一群人的幸福在城中具象化

  自从参与到世界机器人大会后,孙世前曾多次走进北京亦庄。近十年来,他对北京亦庄从最初的“路过”成为现在“爱上”。在孙世前眼中,机甲不仅是科技与设计的结晶,也是一种精神符号,因此对科文融合产业蓬勃发展的北京亦庄有着一种天然的亲切感。

  今年是世界机器人大会举办的第十个年头,每次大会无不聚焦前沿技术、产业动向和创新成果,深入研讨机器人技术发展的新趋势、新机遇,让孙世前感慨良多。“生活在亦庄的人每次都能在‘家门口’参加活动,真幸福呀!”此次机器人大世界化身“永不落幕的机器人大会”更是令其赞叹不已,直说“亦城娃娃已经可以常常走进机器人的世界与机器人‘玩耍’了”。

  在孙世前眼中,经开区处处迸发着蓬勃的生命力,处处皆可见科技创新的火种。“我相信,在这片热土上一定会汇聚更多优秀的企业,也一定会迸发出更多的创新能量。”孙世前坦言,未来有机会自己一定会选择来北京亦庄创新创业,为书写未来产业新篇章贡献自己的力量。

  融媒体中心 齐美娟

相关新闻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