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首页 > 创新亦庄 > 科技成果转化承载区 > 科技规划

人勤春来早 虎年谱新篇 产业拔节听春潮

  国产首台膝关节手术机器人获批上市,医生在机器人辅助下完成关节置换手术正在成为现实;机械臂精准操作,产线工人24小时轮班生产,北京经开区多个企业预计一季度产值同比增长;入企调度强防控,单项奖励最高1000万元,多项促研促产政策陆续发布……虎年伊始,研发成果泉涌,智能产线赋能,北京经开区持续推进高精尖产业拔节生长。

  研发突破激发市场拓展原动力

  “今年1月25日,我们自主研发的全膝关节手术机器人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上市,成为国内首款获NMPA批准的膝关节手术机器人。”和华外科CEO张长勇说。经过十多年的技术攻关,和华外科迎来开年收获季。据介绍,这是一台兼具导航与截骨操作的全自动手术机器人,在进行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TKA)时,可通过三维模型重建进行术前手术规划,且该机器人的系统导航精度可达1毫米,还可将大腿骨角度误差控制在1度,有效延长假体使用寿命,缩短患者恢复期。同时,万次可靠性测试进一步推动产品从实验室向临床应用的转化,和华外科也在与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首钢医院等合作过程中,不断积累临床数据。

  “如今通过审批,意味着这款机器人可以‘持证上岗’了,我们同步建好了年产150台机器人的产线,接下来将沿着研发迭代和市场推广两个方向发力,推动智慧医疗的普及。”张长勇说。

  作为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三城一区”主平台中的“一区”,经开区一直致力于推动企业创新成果的转化落地,和华外科的研发突破打响了新年第一枪,自2022年以来,经开区新增新产品84项,新增新技术50项,研发成果不断涌现。

  新增订单促进产业上下游开门红

  一个又一个电路板依次传递,身穿白色工作服的工人们熟练地组装着电子元器件,可视化的制造执行系统(MES系统)正实时更新各条产线进度……走进柏瑞安的生产车间,该企业副总经理魏林贺说:“我们采用自主研发的MES系统,在物料和设备贴上专属条码,实现生产线的全流程可视化管理,实现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可追溯式监测。”作为一家从事高科技电子产品制造与服务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柏瑞安已具备产品设计、工艺设计、物料配套、生产组装制造以及物流发运等全过程的服务链,获得“北京市智能制造标杆企业”称号。

  目前,柏瑞安拥有11条SMT线,近30个工序,通过工序的模块化组合,及在局部产线引入机器人,实现快速生产,在样品交付阶段,相对于3至4周的市场平均交付周期,柏瑞安能在2周内交付。作为区内新一代信息产业链条上的重要一环,柏瑞安也是京东方的供应商之一。由于生产工艺的特殊性,部分新型显示产业配套的生产线必须24小时不间断运行,即使春节期间也不曾停下运转,为此,柏瑞安为春节值守和准时返岗的员工予以红包奖励。

  “根据1月份的生产情况,我们一季度预计实现产值同比增长超10%。”魏林贺说。而在经开区,和柏瑞安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类似的企业还有很多,SMC气动元件等零部件的海内外需求增长,订单较往年有所增加,预计一季度185万支的产量目标能提前达成;中芯国际与大唐控股订立有关芯片加工服务的框架协议,预计今年一季度收入环比增长15%至17%……

  精准服务多项政策注入“强心剂”

  “保持一米线间隔,扫码登记。”下午2点,北京奔驰的一栋楼前陆续排起队来,核酸检测工作人员为400多人进行咽拭子采样。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企业需要对接触冷链和进口货物运输等重点人群进行每日核酸检测。在经开区检查区内重点企业过程中,北京奔驰反映了生产中遇到的问题,经营商合作局协调,为其设立了一个核酸检测的固定点位,提供日常上门服务。“现在我们在厂区内就能完成核酸检测,不会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安排,为我们冲刺一季度提供了有力保障。”北京奔驰职业健康与医疗服务主管张林说。

  产业拔节听春潮

 1.jpg

  国内首款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的膝关节手术机器人。和华外科/供图

  2.jpg

  企业研发机构专项奖励申报扫码查阅详情

  同时,经开区还通过调度会、政策宣讲会等方式,多措并举精准为企业提供服务,通过加强政策的杠杆作用,激励企业生产经营。

  春节前后,经开区发布《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加快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打造高精尖产业主阵地的若干意见》(科创20条)、《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亦庄新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4.0版)》等政策,陆续开展产值增长专项奖励、产业协同发展专项奖励、企业研发机构专项奖励等申报工作,其中单项奖励最高达1000万元,从研发和生产等多个维度,进一步督促企业开足“虎力”奔未来。融媒体中心记者孙艳平


相关新闻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