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是中国新的战略发展机遇
“碳中和意味着传统工业时代的落幕,一个新的发展时代开启,这不是一个小事情。”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所长张永生日前在2021新京智库春季峰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企业何为”平行论坛上表示,碳中和背后的根本原因在于发展理念的转变、战略机遇和大国责任。峰会由新京报、千龙网主办,北京经开区联合主办,新京智库、贝壳财经、尚亦城集团承办。
张永生认为,过去常常认为减排和环境保护是经济发展的负担,但是在新发展理念下,环境保护更多地已经从过去的负担成为经济发展的机遇,经济发展和减排能够实现共赢,各个国家也会是互利共赢。碳中和如果不符合中国根本战略利益,中国绝不可能提出碳中和目标。
据不完全统计,全球直接或者间接以各种方式承诺或表达实现碳中和意愿的国家大概120个。全球范围内的碳中和,标志着传统工业时代的落幕,一个新的绿色发展时代开启。这不是一个小事情。
在发展中国家看来,因为发达国家在历史上的排放太多,所以他们应该负排放。这是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大家对减排的认识。十年过去了,现在全球形成碳中和共识,不仅发达国家提出了净零碳排放,发展中国家,以中国为引领也提出碳中和。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变化。
最近,印度甚至讨论2047年要实现近零碳排放。过去的经济发展认识是先污染,后治理。印度的发展水平比中国低很多,他们提出这样的想法,意味着经济发展理念发生了彻底的变化。不管最后提出什么样的承诺,这个问题能够拿出来讨论,就是非常大的进步。
我国提出“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后,北京经开区相关企业加大力度布局碳中和业务。日前,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听取审议了市政府《关于本市2020年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报告指出,北京2021年将明确碳中和时间表、路线图。这将为经开区企业发展碳中和业务指明清晰方向。
每装一台1.5兆瓦风力发电机组,每年可以减排3000吨二氧化碳,相当于种植2.59平方公里的树木。北京经开区企业金风科技2020年国内新增装机容量达12330兆瓦,连续十年排名全国第一;金风科技全球新增装机容量13060兆瓦,在全球排名第二。简单计算可知,13060兆瓦的装机容量,相当于种植了2万多平方公里的树木。
金风科技不是孤例,同为北京经开区企业的京运通,将新能源发电业务作为其四大业务之一,较早进入光伏发电领域,并根据行业周期和国家政策不断调整发展节奏,后又涉足风力发电领域。除此之外,资生堂丽源公司光伏发电项目等多个经开区项目还被列入北京市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补贴名单(2021年第一次)。
经开区企业碳中和业务增速明显,展现了北京经开区冲向碳中和目标的决心与行动。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