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首页 > 创新亦庄 > 科技成果转化承载区 > 科技规划

“小平科技创新实验室”落户人大附中经开学校

  近日,区内学校人大附中经开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实践基地正式入选2021年“小平科技创新实验室”项目认定示范类拟建设学校名单。在本次成功入选的学校中,北京市仅有5家,作为一项国家级科技创新建设项目,人大附中经开学校的此次入选是对区内教学水平的一种“认证”。

  “小平科技创新实验室”是共青团中央在中学建设的公益性青少年科技创新服务场所,着重从智能机器人、无人机、航天科技、集成电路半导体、虚拟现实、新材料、生命科学等7个领域建设和推进,通过援建、示范、授牌等方式,进一步激发青少年的科学热情,提升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为培养更多具备科学意识、科研能力、前沿科技视野的优秀青少年人才搭建平台。

  经多年探索、实践,人大附中经开学校形成了基于科技创新“智”造活动为主要载体的科技教育整合实践体系,构建起融理论研究、动手实践、创新智造、交流分享、创意物化、知识产权转化于一体的、普及和拔尖创新培养相结合的科创教育模式。在课程设置方面,该校打造十二年一贯制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将科技类课程设置为三个梯度,从小学开始教授信息技术与机器人课程,初中、高中更是涵盖人工智能和STEM编程等内容,同时将电子信息、3D打印、无人驾驶汽车、航空航天、动漫创客、科学影像、激光切割等多种前沿领域都包含在学校的科技课程体系之中,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足够的支持。

  “根据‘认定授牌’后的安排,我校创新人才培养实践基地不仅将与其他方式建设的实验室一样纳入全国‘小平科技创新实验室’管理体系,可参与相关活动、推荐相关评选候选人,同时还将获得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给予的经费支持。”人大附中经开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变化将为学生提供在更高平台交流学习的机会,为青少年追逐科学梦想提供更广阔的舞台。


相关新闻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