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创新药对中国患者的意义及可持续发展要素论坛举办 经开区加速助推更多创新药落地上市
本报讯(融媒体中心 李啸)全球首创新药是基于全新作用机制的一类创新药,通常会带来诊疗领域的重大突破,能够满足巨大且未被满足的患者需求。围绕这一主题,近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北京经开区”)成功举办全球首创新药对中国患者的意义及可持续发展要素论坛,聚焦生物医药产业特点、中国医药创新政策与发展环境等话题,共同探讨如何让首创新药更好地满足中国患者临床急需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论坛以纪录片开场,回顾了在北京经开区成功诞生的中国首款全球首创新药“罗沙司他”从研发到临床,再到上市审批、进入医院、进入医保,五年中惠及70多万肾性贫血患者的全过程。在此基础上,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化药临床二部部长谢松梅表示:“如果药品在中国市场获得的真实世界研究数据能够与境外研究数据相互印证,将更全面地反映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特征。未来我们也期待中国的临床试验和真实世界数据能够为创新药在国外上市的审评审批提供参考。”
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执行会长宋瑞霖表示,创新药是高投入、高风险的产品,需要高额的研发费用以及一定规模的推广成本,因此不能因为医保的费用有限,而限制了中国创新药的价值,要站在全球的角度,从全链条去看待中国的医药创新,给予医药创新更多发展空间。在企业层面,珐博进(中国)医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钟黎蕴华说道:“近年来,审评审批制度改革成为中国医药产业生态创新升级的新起点,我们对中国医药产业‘全球新’的高质量发展新时代充满信心。希望国内在知识产权保护、专利补偿制度、医保支付制度等环节对首创新药有更多的鼓励与支持。”
此外,来自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市药监局等的多位专业人士从临床、医保及患者可及性等角度展开交流。北京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北京经开区发布了《加快建设全球“新药智造”产业高地行动计划(2023-2025年)》,聚焦创新药械领域,尤其在生物药赛道出台专项政策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同时引进国家药监局六大中心,挂牌北京药品医疗器械创新服务站等,为企业提供资金、人才、空间等各类资源要素,进一步助推更多创新药品在北京经开区落地上市,惠及更多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