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民营火箭首次启动高密度发射交付 “亦庄箭”让商业航天迈出关键一步
本报讯(融媒体中心卢金曦)7月22日13时07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指挥大厅,第六次宣布谷神星一号成功发射。国内民营火箭首次启动高密度发射交付,北京商业航天迈出关键一步。
高密度发射是一款商业箭型从发展走向成熟、从实验室产品走向流水线工业品的必由之路,综合考验着组织能力、管理能力、保障能力、技术能力等,需要不断创新、变革生产组织模式。多个航天大国进行的高密度航天发射,在早期都曾遭到发射失败的打击,但经过从火箭设计制造到检测维护的各方面努力,最终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射能力,并为后来火箭技术的通用化、系列化、组合模块化奠定了基础,带动了运载火箭工业整体水平的提升。
从北京“飞”向宇宙的谷神星一号创下了中国商业航天的多项纪录。2020年11月7日,谷神星一号遥一运载火箭成功将天启星座十一星精确送入预定轨道,实现了中国民营商业火箭首次进入5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截至目前,谷神星一号已经成功发射6次,服务12家商业卫星客户,完成21颗商业卫星的入轨发射。
“这次的遥六运载火箭是星河动力航天公司S01批十发量产火箭中的第三发。此次发射也标志着启动了下半年的高密度发射交付周期。”星河动力航天相关负责人说,谷神星一号是国内民营首款启动高密度发射的箭型,未来数月内将继续朝着更加高效、更加可靠、更加安全的目标迈进,满足不同卫星客户的发射窗口和轨道需求,加快卫星发射服务的履约闭环,提升高密度发射履约交付能力。
此次发射的国内首颗超低轨道试验卫星“乾坤一号”,由赛思倍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制,配置高光谱成像仪、可见光全彩色相机、图像智能处理器等试验载荷,用于验证突破超低轨道飞行的关键技术,建设先进空天智能平台,填补了我国超低轨道空间技术应用领域的空白;泰安号(星时代-16)卫星是国星宇航自研的高光谱遥感卫星,同时搭载了公司自研的区块链卫星载荷,将执行全球首次可视化区块链在轨存证及商业服务,启动空间计算内容应用。
“自从谷神星一号批量生产后,我们就启动了‘组批式投保’,单次发射的保费降低了很多。”星河动力航天相关负责人说,“从3年前的企业‘保不起’、保险机构‘不敢保’,到如今的‘组批式投保’,这离不开北京经开区的牵线搭桥。”此前,考虑到民营商业航天企业在保险方面面临的困境,经开区“摸着石头过河”,率先探索出了“阶梯式参保”模式,即同一型号火箭,首箭不保,随着火箭成功发射次数越多,保全保足率逐步升高,成本支出逐步可控。这一模式在星河动力航天得到实践、验证。
商业航天保险新模式的创新只是经开区服务航天产业发展的一道缩影。“对经开区支持高精尖产业人才以及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感触颇深。仅仅今年,我们就享受到了包括新入区人才创办企业租赁补贴、青年人才培养资助项目、亦城人才专项奖励项目等政策,累计220余万元”。“下半年随着公司多发火箭发射任务的实施,还可继续享受商业航天发射保险、发射服务费等行业专项政策”。
今年汽车和智能制造产业工作专班成立以来,将商业航天领域作为重要的细分领域,全力推进商业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经开区商业航天产业发展成果丰硕。中科宇航力箭一号遥二运载火箭“一箭26星”成功发射,刷新国内纪录;蓝箭航天朱雀二号遥二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成为世界首枚成功入轨的液氧甲烷运载火箭和我国现役最大的民营火箭;星河动力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实现六连胜,商业模式更加成熟;星际荣耀双曲线一号遥六运载火箭发射成功;零重空间灵鹊星座计划顺利实施;龙云、沧龙等新型火箭发动机研制取得实质进展。截至目前,“亦庄航天”今年已经第五次成功发射,按照计划,今年亦庄航天企业还将有14次运载火箭发射计划,2023年商业发射计划将占中国航天的1/4。
星河动力航天更是看到了产业强劲发展的十足动力。“专班安排了‘服务管家’专人服务星河动力航天项目,大到企业的土地空间需求、上下游产业合作需求、政策宣贯解读兑现,小到日常琐事的咨询,都有专业的项目经理给予高质量的一对一服务,大大提升了项目的推进效率和企业资源整合能力。”星河动力航天有关负责人表示。
经开区星箭产业联盟有关负责人介绍:“经开区全力服务好经开区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统筹各类资源支持企业创新发展,推进商业航天‘强链建圈’,切实做好企业服务保障,将给区内航天企业创造更好的创业兴业条件,未来经开区商业航天企业发展势头将更加强劲。”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