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首页 > 创新亦庄 > 技术创新示范区 > 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北京经开区引入创新服务站打造生物医药产业一站式服务 创新药械研发上市有了“助推器”

  发挥北京资源优势,围绕服务创新药械研发上市,搭建培训支持基地。5月29日上午,北京药品医疗器械创新服务站(亦庄站)(以下简称亦庄服务站)在北京经开区揭牌,通过政策支撑、技术支持促进创新发展。

  亦庄服务站是践行市委市政府做大做强医药健康产业的重要举措,也是承接国家药监局六大中心落地经开区的重要支撑载体之一,将为生物医药企业提供包括人员培训、定制咨询、审评前置服务、课题研究、平台搭建和品牌建设六大方面12项工作内容在内的一站式服务。

  2022年,北京市在药品审评检查中心和医疗器械审评检查中心建立“北京药品医疗器械创新服务站”(以下简称创新服务站),服务本市医疗器械研发、生产和临床全产业链加速发展。今年,相关部门将“服务站”实体前移,在离产业和企业更近的地方建立站点。

  “创新服务站是市药监局工作的延伸,像一个‘正在赶路的企业’得到‘补给’和‘获取信息’的驿站,站内人员由北京市药监局和属地共同派驻。”相关负责人这样介绍。通过与属地同心协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构建多渠道、多层次的企业服务通道,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带动战略,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制度创新和产业链开放,努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药产业创新高地。

  经开区作为北京市集“五区”政策于一体的经济功能区,经过多年的培育,聚集了拜耳、赛诺菲、康龙化成等3500余家企业,吸引了全球知名科学家团队和行业领军人才,形成了龙头引领、集群共进的发展格局。2021年至今,神州细胞、亿一生物、强联智创、和华瑞博等11家区内企业自主研发的4款Ⅰ类创新药和9款创新医疗器械相继获批上市。经开区有关负责人透露,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区内将有近百款创新药物、医疗器械处于临床和报批上市阶段。

  创新服务站落地北京经开区,将进一步整合各项资源,完善工作机制,加大对创新药品、器械注册上市的服务指导力度,成为“滋养”北京南部地区药械审评审批工作的“沃土”,必将有力带动地区产业活力不断提升。

  “创新服务站的落地,可以说为经开区全体企业的创新发展注入‘强心剂’,相信创新服务站一定会成为经开区企业与审评审批机构沟通交流的纽带,也真正地成为我们交流医药行业政策以及人才培养的平台,更成为打通整个医药行业全环节的‘通道’。在创新服务站的推动下,经开区生物医药产业能够取得更快、更高质量的发展。”北京泰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孙宇航说。

  “下半年,随着国家药监局六个中心逐步落地经开区,我们还将在今天建成的亦庄服务站基础上,进一步升级打造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医疗器械审评中心的北京创新服务站,建立对接国家局和审评中心的工作机制,为企业搭建政策解读、沟通交流的平台,助力更多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产品走向市场、服务人民。”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融媒体中心许淑芳


相关新闻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