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核酸检测试剂盒到车载CT都藏有“大名堂” 经开区多项硬核科技产品现身抗疫战场
近日,欧洲多国相继报告猴痘病例。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现有信息显示,与有症状的病例发生密切身体接触的人群中正在发生人际传播。”针对猴痘病毒,北京经开区博尔诚、金豪制药、中科生仪等企业开发出猴痘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助力猴痘病毒快速检测。其中,博尔诚和金豪制药的该试剂盒产品已获欧盟认证。此外,一项项北京亦庄硬核科技“武器”频频现身打赢新冠疫情阻击战的一线,在疫情防控中提升效率,降低风险。
猴痘病毒检测
极速攻关量产启动
本报讯(融媒体中心记者孙艳平)今年5月8日成立专项研发团队,5月24日自研产品通过欧盟认证。不到20天,与病毒赛跑,博尔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博尔诚)的猴痘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探针法)获得欧盟市场准入资质。
“传染病疫情的暴发往往是急性的,没有任何先兆。想要快速应对,关键是做好平时的技术积累,尤其是针对病原体的特异分子标识,要在平时做好筛选和积累。”博尔诚研发总监周光朋的话,道出公司极速攻关猴痘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的“秘籍”。
作为一家专注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的高新技术企业,博尔诚依托其在分子诊断领域的技术优势,在传感染、病原体检测方面也有长期的技术积累和产业化研究,并构建起自有的病原体分子标识数据库。在本次猴痘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研发过程中,如何在最短时间内,找到猴痘病毒的特异基因区段,并设计出超灵敏和特异的引物探针序列是技术开发的核心。
博尔诚的研发团队接到任务后,将公司数据库中的猴痘病毒特异分子标识,与所有已知猴痘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及其近缘病毒序列进行比对,很快确定了猴痘病毒特异的基因序列,并完成合成方案设计,为技术开发节约了近一个月时间。与此同时,试剂盒注册等产业化准备工作也在同步进行。
“截至目前,我们的猴痘病毒试剂盒在灵敏性和特异性方面表现良好。在灵敏度方面,当猴痘病毒含量仅为500拷贝/mL时仍可检出目标基因;在特异性方面,这款试剂盒对天花病毒等正痘病毒属的其他病毒和其他易混淆病毒,都没有非特异性扩增。”周光朋说。接下来,博尔诚将依托自有的标准GMP车间,启动该试剂盒的批量生产,为产品销售做好准备。
技术积累欧盟认证
本报讯(融媒体中心记者孙艳平)继博尔诚传来好消息之后,5月27日,北京金豪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金豪制药)的猴痘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也通过欧盟CE认证。“作为一家专业的体外诊断试剂(IVD)研发生产企业,我们基于新型冠状病毒及各类传染病病原体诊断技术平台的研发与规模化生产经验,在猴痘病毒核酸检测方面快速响应。”金豪制药研发总监王月华说。
5月中旬,金豪制药的专项研发正式启动。根据荧光PCR技术原理,需要针对猴痘病毒特异基因,设计出特异性引物和寡核苷酸(Taqman探针),才能通过荧光PCR检测仪进行检测,实现对猴痘病毒DNA的定性检测。为了找到猴痘病毒的这段特异基因,金豪制药研发团队从已有文献报道检索查询和专家咨询两个途径,同步推进,很快就设计出多个方案,并同时进行验证,经过多轮优化和改进,终于研制出猴痘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
“这款试剂盒不仅包含猴痘病毒的特异基因,还加了一个人源基因。这意味着能监测取样核酸提取和扩增的完整过程,提高检测精准度。”王月华说。在使用该款试剂盒时,可搭配金豪制药自研的一款手持式PCR检测仪,半小时就能现场出结果。目前,金豪制药正在进行猴痘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的生产储备。
新冠病毒阻击
国产CT驰援八方
本报讯(融媒体中心记者孙艳平)在疫情防控中,用于肺炎影像学诊断的CT设备需求量激增。从方舱CT到车载CT,北京经开区的GE医疗、赛诺威盛等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助力一线疫情防控,“亦庄智造”逐渐成为疫情防控的中坚力量。
近日,位于北京西坝河的国家应急医学研究中心迎来新的国产车载CT,其中车上的方舱CT部分是由GE医疗研发生产的。去年年底,国家应急医学研究中心提出采购CT影像检查设备用于方舱医院建设,以及车载CT用于灵活应对紧急事件救援的需求。GE医疗根据该需求与车载合作方迅速响应。据介绍,该车载CT抵达中心后,开展了设备调试、场地培训等系列工作,预计8月设备将正式投入使用。此外,GE医疗完全自主研发的RevolutionMaximaMCT还获得国内移动车载CT证,进一步推动后疫情时代预防型防控体系的构建。
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赛诺威盛也多次将自主研发的车载CT和方舱CT投入抗“疫”战线。今年4月7日,赛诺威盛接到吉林省人民医院对发热门诊专用CT的需求,通过协调抗疫应急物资保障通行证,当晚12点,物流车辆便开进北京生产基地装载方舱CT,一路奔驰近36小时,终于在4月9日完成交付。由于舱体独立免去安装的时间,即到即用,同时该方舱CT内部设计了医患双通道,隔室操作避免了交叉感染;在使用上,医生也能通过一键摆位功能,提高患者扫描效率。而在车载CT方面,赛诺威盛在刚过去的4月还驰援过长春、廊坊永清县人民医院、营口市第三人民医院等地,为紧急医疗救治提供可靠支持。
AR技术助力远程作业
本报讯(融媒体中心记者张艳艳)从疫情初始时“应急预案”到如今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工作新模式,“远程办公”悄然成为上班族们习以为常的工作场景。在这个过程中,北京经开区企业亮亮视野一直致力于用AR+AI技术帮助更多企业实现高效的远程办公,助力被疫情冲击的企业和行业更好实现复工复产。
健康运行的网络是很多企业的生命线之一,受疫情影响,网络系统机房严格限制驻场工程师人员数量,而复杂的故障问题往往需要擅长不同领域的工程师通力合作才能更快解决。“通过使用AR眼镜排查故障,效率要比打电话高了近6倍。”北京贤牛科技有限公司为联想集团、京东物流、联通数科、日立数据等超过400家企业客户提供系统和服务,通过借助亮亮视野的AR眼镜,他们的多领域专家工程师可看到现场第一视角画面,并通过语音、图文通信、AR标记和文档收发等功能协助指导现场人员快速锁定故障,进行问题的解决。
“设备运转正常。”在天津特变电工工厂,现场作业人员正在执行巡检任务,在他所佩戴的AR眼镜屏幕上显示着他此次巡检任务的列表、流程,当眼镜识别到某一被检设备时,相关的数据和信息也会立即呈现。“此外,我们研发的AI系统也能为巡检增加一道安全锁,智能判断是否存在漏检、检查不到位等情况,一旦发现没有按标准执行,系统将进行报警提醒,有效减少安全隐患。”亮亮视野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巡检过程中,现场作业人员如果发现问题点,一方面可以通过语音指令调取AR知识库,获取相关的如图纸、专家维修视频等专业信息,辅助现场人员独立解决问题。另外也可以通过录音、拍照等进行记录,便于管理人员快速获取有效信息,提高管理效率。据了解,在没有专家有效指导和监督的情况下,天津特变电工工厂的维修响应效率提高30%,产品不良率下降15%。
除了直接助力企业远程办公、远程作业,亮亮视野的产品也在更多防疫场景中发挥着“数字哨兵”的作用。“报告!全体旅客和机组体温初测正常!”在首都机场,海关物流监控处关员通过使用亮亮视野的一款智能眼镜产品,仅用1分钟就完成了110名旅客和15名机组人员的体温初测,以往使用普通测温枪完成相同的工作大约需要20分钟。据了解,这款AR+AI双光谱红外测温眼镜可以实现每分钟测温200人次,同时还能将采集到的体温和人脸信息自动上传后台数据库,进行自动存储、匹配和对比,遇有发烧旅客可以第一时间在智能眼镜及二级监控指挥中心大屏或者移动终端上同步预警提示,帮助现场工作人员“按图索骥”,准确追踪发热人员。
亮亮视野安防事业部总经理李文江表示:“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亮亮视野就迅速自行开发出‘AR+AI双光谱红外测温眼镜’,并持续与各地政府机关、医院保持沟通合作,根据需求不断优化产品,下一步将把在线视频巡查、报警视频联动、可视化预案等功能应用其中,以适应新的防疫形势,助力科技抗疫。”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