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首页 > 创新亦庄 > 技术创新示范区 > 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踔厉奋发开门红 深度误差控制在0.1毫米 时间缩短至20分钟 国产种植牙机器人完成民营医院“首秀”

  1.jpg

术前,规划好种植方案。

 2.JPG

  术中,机器人自主操作。

  本报讯(融媒体中心记者卢金曦)“没想到20分钟就完成了一场种植牙手术,而且术后没有任何不适感。”3月21日下午3点多,在北京经开区京立口腔医院刚刚做完种植牙手术的韩伟(化名)一改之前的紧张情绪说道。

  让韩伟感到紧张的原因是此次给他做种植牙手术的“操刀人”是位特殊的“医生”——口腔种植牙机器人。该机器人是由北京经开区企业雅客智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创新研发的全球首台口腔种植牙机器人,而韩伟就是这款机器人在民营医院的首个患者。“这场手术对于雅客智慧的市场布局至关重要,当民营医院也能使用我们的机器人进行种植牙手术,那么我们离走进偏远地区也就越来越近了。这样一来,也就实现了我们用数字化解决方案让普惠医疗触手可及的目标。”雅客智慧创始人王利峰说。

  开启机器人设备,启动前期规划好的手术方案,种植牙机器人准备好随时进入手术。随后,北京口腔医院副主任、京立口腔医院副院长胥毅为患者注射麻药,手术正式开始。机器人“手持”种植器械,按照设定程序在患者口腔内按部就班地进行操作。站在一旁的胥毅时而紧盯屏幕,时而频频点头。20分钟之后,一场由机器人自主操作的种植牙手术圆满成功。

  “精准、高效、微创。”术后,胥毅不禁感叹,“机器人太厉害了!”

  一般来讲,正常人的牙槽骨厚度约10毫米,而韩伟的牙槽骨厚度仅有6毫米,种植体的厚度有4毫米,在这样复杂的情况下,如何在稳定的角度准确地种上种植牙?“以往这种情况都需要有二三十年手术经验的老大夫操刀,这样角度误差可以控制在5度以内,深度误差可以控制在0.1毫米内。而这样的误差,这款机器人实现了!”胥毅告诉记者。

  种植体植入精度是种植牙手术的痛点,精度高低将直接影响手术效果。雅客智慧研发的种植牙机器人用术前CBCT和口扫模型数据作为基础,从种植窝洞制备到种植体拧入,都实现机器人控制,大大提高了精度,并且缩短了手术时间和创面恢复时间。正常这样一场手术下来要30分钟至40分钟左右,而机器人只用了20分钟,并且还有10分钟至15分钟的缩短空间。在治疗效果方面,过去种植牙时,医生需要切开患者的牙龈黏膜层,放入种植体后再缝合。但通过机器人操作,可以直接在牙龈黏膜层上钻孔至牙床内部,植入种植体,这样的微创手术,术后几乎看不到有手术痕迹。

  这款机器人此前已在公立医院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完成世界首例自主式机器人种植牙手术,并随后与国内多家公立医院开展了合作。

  “作为民营医院试水种植牙机器人,一方面我们本着更加高效、更加精准的理念,希望通过机器人手术来弥补医生资历深浅不同而产生的技术差异,可以为患者带来一个更为高效的治疗方案。另一方面,我们也十分看好雅客智慧这款机器人的技术优势,这次手术的成功证明我们的选择没错。”胥毅说,“短期内,我们将用种植牙机器人为北京经开区的患者带来精准治疗,未来,我们计划在所有的京立口腔医院装备这款机器人。”

  这样的声音是王利峰喜闻乐见的。王利峰认为:“让偏远地区也能用得上高技术是我们的目标,民营口腔医院遍布全国各地,这次我们在民营口腔医院进行了首台机器人种植牙手术,让我们离目标更近了一步。”卢金曦/摄


相关新闻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