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智慧园区 绿色农场恒温恒湿能源自给自足
工作人员展示金风科技的智慧园区系统。
北京经开区是高精尖产业主阵地,是“三城一区”主平台,在这样一个产业创新高地却隐藏着一个“绿色农场”。这个“大隐隐于市”的“绿色农场”与乡郊田野中的有何不同?
2月9日,中外媒体团来到了北京经开区全国首个可再生能源“碳中和”智慧园区——金风科技可再生能源“碳中和”智慧园区进行探访,揭秘“一串西红柿”的“诞生”和其背后的“碳中和”解决方案。
金风科技是风电产业龙头企业,深度聚焦风电、能源互联网、环保三大领域,以强大科研创新和最佳业务实践,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提升至新高度。在金风科技智慧园区内,几栋高大的楼宇间隐藏着一个绿色农场——金果舒光伏智能温室。走进温室,一番世外桃源的田园景象,与室外的高楼大厦形成鲜明对比。
西红柿、香蕉、百香果、茄子、辣椒……全国各地的特色蔬果在这里集合。“温室占地3456平方米,是恒温恒湿的,可以实现全年生产。蔬果产量较传统种植大幅增加,但其实际能耗的80%都可以实现自给自足。”金风科技相关负责人说。由于智能化设施的投入使用,其实智能温室的能耗要比传统温室高,但是金果舒光伏智能温室如何实现了能源的自给自足?该负责人解析了温室的能源来源:控制恒温恒湿的智能系统以及温室日常运行的用能是由园区内的风电机组和光伏发电板所发出的清洁电能供应的,而蔬果的灌溉用水是由园区内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流过来的。
智能温室只是园区内“碳中和”解决方案的一个缩影。在金风科技智慧园区,“零碳”理念随处可见:“退役”下来的风机叶片被做成休息室、储物柜,顶部附上光伏发电板,休息室便有了灯光、电源,储物柜也实现了自动开锁,一个个小的能源循环在此展开……
“园区内‘碳中和’解决方案的核心在于1个中心、1个平台和3个减碳。”该负责人表示。1个中心即指园区集控中心——智能微网系统。该系统相当于园区的“智慧大脑”,每一栋楼宇,甚至每一个办公室、一台电脑的能耗都实时“掌握”在这套系统中。1个平台即指金风科技自主研发的数字化能源管理平台——α能源聚合平台,通过聚合能源,可实现零碳能源供应、能效提升、能碳管理三种服务。减碳方面,在供能侧,通过分散式风电、分布式光伏、储能技术,最大限度实现可再生能源消纳;在用能侧,通过能效提升和行业节能,实现10%-20%的能耗降低;在交易侧,通过绿电交易和碳交易进一步提高绿电消纳,助力实现“碳中和”。
“‘减排不是减生产力,也不是不排放,而是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当前,金风科技已经率先蹚出了一条‘碳中和’之路,如今,我们希望将‘碳中和’的经验向全国进行推广,助力地球回归生态平衡。”金风科技副总裁吴凯说。
金风科技“碳中和”解决方案的推广复制已有实践。“张北的风,点亮北京的灯。”不久前,全网刷屏的这句话,主题明了,意义深远。张北的风,不仅是点亮了北京的灯,更点亮了北京冬奥会的场馆。三大赛区,26个场馆,历史性地实现100%绿色电能供应,这其中就有北京经开区企业金风科技“碳中和”解决方案输出做出的贡献。2016年,金风科技与张家口市政府和张家口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就未来合作共建国家可再生能源示范区达成关键共识。三方商定在可再生能源示范基地、微电网研发应用、光伏农业、公共环保及职业人才培养等多个领域开展合作,不仅为张家口地区的能源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持,也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带来巨大潜力。
融媒体中心记者 卢金曦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