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首页 > 创新亦庄 > 技术创新示范区 > 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经开区今年首例造血干细胞捐献成功采集

本报讯(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娜)1月11日,北京经开区企业微岩医学的员工雷赫扬在北京市红十字会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160ml,为一名8岁男孩带去了生的希望。这是北京经开区2022年首例造血干细胞捐献,也是北京市成功捐献的第475例。

2015年7月22日,雷赫扬报名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志愿者。2021年5月24日,雷赫扬接到北京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说他的干细胞与一位8岁白血病患者配对成功,“没有想到真的配型成功了,接到电话的那一刻,我挺激动的,当时申请当志愿者,不就是为了这一天吗?”雷赫扬说。

“配型成功的概率只有十万分之一,我能配型成功,是我的幸运。”雷赫扬说,作为一名从事感染疾病精准诊断企业的工作人员,他们的服务对象多是住院的危、急、重症感染患者,有的业务专员为了接收样本,节假日坚持上班,甚至半夜都要赶往医院;实验室为了使样本及时上机检测,大部分人都要上夜班;为了报告的准确性,报告工程师要查阅大量的资料复核,把科学问题搞清楚。“我觉得自己长这么大,没做过太多有意义的事情,这一次,我能有一次救人的机会,我觉得这是可遇不可求的事。”经过与家人朋友的沟通,雷赫扬开始为捐献做准备。

雷赫扬家住在回龙观,在经开区工作。为了把身体的指标调整得更好,高分配型成功以后,他上下班走路、坐地铁,坚持清淡饮食,坚持运动,仅仅两个月,就瘦了接近30斤。雷赫扬说,一想到8岁的孩子正在等着他的造血干细胞,他就充满了勇气。经过4个多月的等待,在患者的最佳移植期,雷赫扬成功完成160ml造血干细胞采集捐献。

在北京市红十字会捐献服务中心致微岩医学的信中写道,一个人的爱心善举能给白血病患者带去新的生命,造血干细胞捐献公益事业是一项社会工程,需要多家单位的共同参与才得以圆满完成。“这次捐献,我觉得和平常献血一样,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我很荣幸能够为他人点亮生命之光。”雷赫扬说。


相关新闻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