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首页 > 创新亦庄 > 技术创新示范区 > 孵化器

新增4项全市推广累计14项全国或全市推广 经开区改革创新实践案例数量全市第一

  本报讯(融媒体中心李啸)近日,北京市发布“两区”建设第三批市级改革创新实践案例,经开区四个改革创新实践案例向全市复制推广,数量位居全市第一;设立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案例被商务部选中作为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建设最佳实践案例面向全国复制推广。“亦庄经验”不断提供着新思路、新方法,推动开放创新走深走细,助力“两区”建设提速增效。

  “两区”建设第三批市级改革创新实践案例划分为重点产业提质增效、核心要素优化供给、政府职能加快转变、特色园区创新发展四个方面,集纳了全市各职能局、各区30个成效显著的“两区”建设改革创新实践案例。经开区的工业用地“先租后让”供应新模式、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双轮驱动”“一站式”服务新模式、“跨领域、全环节、一个人、一次办”首席审批师系统集成改革、率先在区域范围试点开展施工许可告知承诺制四个案例在列,全面呈现经开区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打造便利化、市场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上取得的良好成效。

  四个案例聚焦惠企利民,充分释放区域经济活力,促进高质量发展。针对土地利用中存在的土地资源浪费、低质低效项目过多等问题,经开区率先探索系统集成土地全程管理制度,打造工业用地“先租后让”供应新模式。在具体实践中,在20年弹性出让基础上,形成了土地出让新模式,即首期租赁期超过5年,达产后再予以出让;按入区协议约定达产指标进行考评,优选新增工业用地项目,保障项目按期建设投产;贯通确权登记、租赁期抵押等关键环节,推动实现土地供应与项目落地投产过程有效衔接。目前,已有31个项目以“先租后让”方式获得土地供应,共降低企业前期用地成本约8亿元,其中的20个项目已实现开工,平均开工时间四个半月,较非“先租后让”项目平均开工时间缩短约7个月。

  此外,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增强对产业关键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技术支撑能力,首席审批师系统集成改革实现“一类场景、证照联办、审核合一”,施工许可告知承诺制进一步提升经开区投资和建设的便利度、优化开放环境。

  作为“三城一区”主平台、高精尖产业的主阵地,经开区努力打造改革创新“亦庄样板”,设立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案例向全国推广将助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发展,加快建设形成世界一流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为打造智能网联汽车与智能交通深度融合的智能交通新模式提供“亦庄经验”。

  “两区”建设以来,经开区按照“纵向创新、横向集成”工作方式,运用“一办13组”工作机制,立足需求诉求,自主加码创新。“我们围绕高精尖产业全链条、全周期、全环节,从探索制度创新、优化要素供给、建设服务平台、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等不同维度发力,目前累计形成了70余项制度创新案例,数量位居全市第一,其中,14项改革创新实践案例被全国或全市复制推广。”经开区“两区”办相关负责人表示。经开区将积极发挥高精尖产业结构多元、技术前沿、场景丰富的优势,推动“两区”制度创新工作纵深推进,力争贡献更多制度创新和产业创新互促发展新经验。


相关新闻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