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首页 > 创新亦庄 > 技术创新示范区 > 孵化器

卓越未来董事长周美吟: 要搭桥让国产新药“出海”

20230329_004_27109.jpg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创新者进,创新者强,创新者胜。”北京卓越未来国际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卓越未来)董事长周美吟说,作为一家为药械企业提供临床试验全过程服务的CRO(合同研究组织)企业,卓越未来见证并参与着国内从仿制药向创新药转变的历程,目前已累计承接了千余项新药、器械及上市后药品的临床研究项目。

  新药“加速器”深耕CRO细分领域20余年

  “新药研发离不开CRO企业的助力。”周美吟表示,医药行业流传着3个“10”的说法,即研发一款新药往往需要投入10年时间、10亿美元、仅有10%成功率,这些风险让很多药企望而却步。因此,专业的CRO企业应运而生,通过在立项、注册策略、药学研究、临床研究、项目管理运营、质量控制、注册申报等各环节为药企赋能,有效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风险,成为新药研发的“加速器”。

  面向市场需求,2002年,卓越未来成立,周美吟联合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投身CRO行业。她说:“由于父母从事医药流通行业的工作,我从小就对医药领域耳濡目染,那时国内还处于仿制药为主的阶段,但我认为创新药的未来会有无限前景,便将情怀付诸行动,投入到与创新药关系密切的CRO领域,为药企提供一站式、覆盖药物全生命周期的专业服务。”

  刚开始,卓越未来通过为中药创新提供服务在行业站稳脚跟,经过20多年的发展,如今项目已覆盖中药、化药、生物药等领域,与国内外近千家研发及制药企业和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专业涉及肿瘤、精神神经、呼吸、心脑血管、骨科、儿科、消化、麻醉等。

  步入“快车道”4年销售规模保持高速增长

  回顾20多年的发展历程,周美吟说:“2019年可谓是我们迈入发展‘快车道’的转折点。”那一年,在政策支持、产业聚集、创新氛围等要素吸引下,卓越未来将注册地址迁入北京经开区。

  “生物医药产业对资源集聚要求高,对政策依赖性强,像北京、上海、苏州等核心城市产业集群正在加速形成,而北京经开区也形成生物技术和大健康产业集群,聚集起3500余家生物医药领域企业,这进一步将产业链、创新链和服务链打通,赋能我们的发展。”周美吟说。其中亦企服务港的设立成为经开区的一大特色,就像企业和政府之间的桥梁,及时为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难点痛点。

  落地经开区发展的4年多时间里,卓越未来实现员工规模从百余人增长到如今的千余人,旗下子公司扩大到数十家。即使受疫情影响,但在产业集聚效应加持和经开区的支持帮扶下,卓越未来的销售规模也保持高速增长。

  布局全球化打造数字化项目管理平台

  面向未来,周美吟认为,生物医药领域的发展呈现出集中化、数字化发展趋势,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坚持创新驱动,卓越未来将打造数字化项目管理平台,实现从立项到药学、临床,到注册申报,甚至到药物经济学评价等全环节的数字化、专业化管理。

  “今后,中国药物不仅要满足于国人需要,更要满足全球的需求,这些发展潜力也是我们不断创新、进军全球化布局的动力。”周美吟说。目前,卓越未来在国内CRO行业,特别是中药临床CRO、临床试验现场管理服务SMO等领域处于行业头部。随着经开区加快建设全球“新药智造”产业高地,推动生命科学和智能化深度融合,卓越未来也将立足中国,走向世界,围绕创新药械技术服务,搭建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化平台,并通过人才引进、跨国公司全方位战略及落地合作,协助国内生物医药创新产品走出去和引进来,在临床CRO领域做深做强。

  融媒体中心孙艳平


相关新闻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