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企订单猛增 7条研发管线同步推进
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实验。许淑芳/摄
样本接收、干细胞建系、分化、质谱检测……走进国典(北京)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典医药)的实验室,各部门业务同步运转,多个区域高效协同。国典医药对外服务事业部副总陈雪博士表示:“今年以来,国典医药对外服务的订单量迅猛增长,以干细胞建系业务为例,仅开年两个月已经达到了去年半年的业务量。”
“实验室平台完备,硬件设施齐全,加之不断扩充的人员规模,足以满足公司对外合作项目需要。此外我们还通过优化项目管理及实验流程,调整人员布局等措施进一步降本增效,缩短项目完成周期,冲刺一季度开门红。”陈雪表示。
据介绍,目前国典医药最多的订单项目是iPS细胞(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建系和分化类器官两大板块。她进一步解释:“订单的增长一方面源于市场的好转和国家积极的促进政策,使得创新药企对研发的投入不断增加,从而带动了CRO(合同研究组织,实质上是服务于药企研发端的外包行为)平台企业的业务拓展。更重要的是,公司长期积累的技术与经验基础。”
成立至今,国典医药建立了上千株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iPS细胞样本、神经各类细胞和类器官分化体系以及药物筛选和评价系统等,可为相关客户提供高效以及高纯度的CRO服务,并缩短服务周期。“截至目前,我们已经跟罗氏生物、镁伽、齐鲁制药、协和医院、天坛医院、清华大学等国内外500多家知名药企、三甲医院、高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陈雪说。
虽然国典医药以提供科研服务起家,但目前已逐渐在自主研发领域不断走深走实。国典医药首席运营官付锐博士介绍,国典医药重点聚焦神经系统和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包括脑卒中、难治性癫痫、特应性皮炎等,目前共有7条研发管线同步推进中,其中进展比较快的2条管线——针对难治性癫痫和特应性皮炎的研究已进入临床阶段,计划于今年下半年推进IND(临床申请)申报;2条管线即将进入临床。值得一提的是,其中针对难治性癫痫的研究,有望实现国内第一个干细胞外泌体项目的IND突破。
谈及发展规划,付锐表示:“我们将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聚焦外泌体领域,不断丰富自研药物产品管线,推动更多创新药物及治疗方案进入临床,为患者带来更多临床治疗选择。目前公司已完成了中试生产平台的搭建,下一步将着手准备商业化生产车间,为药物的商业化做好充足准备。”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经开区的大力支持。”付锐说,“经开区为国典医药提供了人才政策、资金、房租补贴等多方面帮助,自公司成立以来,累计获得各类支持资金近千万元,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力支持,解除后顾之忧。”
融媒体中心许淑芳
人物特写
夏隆阔:客户满意让我充实而有成就感
采访夏隆阔的时候,他正在办公室认真地进行实验数据表格的修正,这只是他日常工作中最不起眼的一件小事儿。作为公司的项目经理,调研行业现状设计实验方案,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同事沟通实验动物的状态,去细胞间了解细胞生长情况……夏隆阔把公司当成家,平均一天工作10小时,只为满足客户需求。
“随着公司订单量的增加,今年的工作更加繁忙。尤其是几个项目同时推进的时候,为了按时完成交付任务经常加班加点。”夏隆阔表示,由于实验设计是整个实验最开始的环节,既要对客户负责,满足客户需求,又要对后期实验效果负责,必须加倍谨慎。“在每次实验设计之前我都会做充分的调研,广泛查阅文献资料等,力争找到最合适的实验方案,实现降本增效,提升客户认可度。”
工作很繁忙,夏隆阔反而感觉充实而有意思。“每次客户的订单都是针对不同方向,充满了未知和挑战,通过自己学习的知识,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让从我这里出去的订单都能使客户满意,感觉很有成就感。”夏隆阔说。
冲刺一季度开门红的目标在前,夏隆阔表示:“将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将实验的不确定性减到最小,为客户提供更高效服务,以高质量的订单交付提升企业品牌力与影响力。”
融媒体中心许淑芳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