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园区看发展 | 产融创新为入园企业铺平发展快车道
“如果让我用一个词形容园区,那就是日新月异!无论是园区环境、服务,还是产业发展,每天都是新鲜的。”欧必翼集团副总经理王娜说。
如今,欧必翼科技创新园已经成为一家集实业发展、金融发展、人才培养于一体的创业平台,以“创新”为引领,围绕智能智造和生物医药两大产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科技+医疗大健康”产业集群。作为园区一路发展的见证者,王娜和园区“并肩”走过了七年的时光,看着眼前园区的景象,她思绪万千……七年前,作为园区开发与运营方的欧必翼集团,为了提升企业的创新活力,计划在北京经开区建立一个研发总部基地,但考虑到进行单一的产品研发略显单调,于是产生了推动产业互联融合的想法。2015年,欧必翼集团将研发总部基地转型升级为园区,自此,欧必翼科技创新园正式成立运营。三年后,园区实现了“科技创新”为主题的产业定位升级。
“小而精,精而美”,园区发展日新月异的同时,入驻企业的类型也越来越“新”。从民用火箭、商用火箭、门控传感器等航空航天类上下游产业,神经干细胞、医疗器械等细胞治疗类上下游产业,园区围绕智能智造和生物医药两大产业,聚集了一批优质企业,形成了“科技+医疗大健康”为主要特色的产业集群。现如今,园区有40余家企业,入驻率达到95%以上。
多家“专精特新”企业在园区的协助下实现了新的发展,专业从事传感器/变换器、测控及综保系统研发、生产及服务的高科技创新型企业北京金迈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迈捷”)就是其中之一。入驻园区两年,金迈捷相关负责人李泉对园区给出了高评价——“在企业需要帮助的时候,园区总是给予大力支持。”2020年的某天,金迈捷看到了园区工作人员在微信群里发送“专精特新企业申报”的相关信息后,找到园区工作人员表达自己想要申报的意愿,从政策解读到申报材料的填写、审核与提交,园区作为企业的“最佳助手”,协助金迈捷成功获评“专精特新”企业,进一步加强了园区与入驻企业的黏性。
为了让园区自身和入驻企业都不断创新发展,园区除了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协助申报等软服务外,还建设了数据库、微波实验室、云平台,帮助入驻企业和园区内企业建立联系,加强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打通上下游关系,促进企业协同发展。
作为全国产融创新示范基地,园区借助产融创新联盟,与金融机构、社会资本等开展广泛合作,为重点项目提供“一揽子”融资策略及综合解决方案,帮助企业以更短的周期、更低的成本获得更高效的资金支持。值得一提的是,园区建立的北京亦庄产融创新研修学院,集合政府、商学院、知名企业家等资源,携手多家知名投资机构、联盟组织、云创平台,开展经营实务、投融资实务等系列课程,打造了一个集“产、学、研、融、创”于一体的综合平台,赋能企业发展,助力园区产业集群发展新动能。
王娜笑称,园区更像是一个“媒介”,通过构建创新型、智慧型的企业服务平台,园区搭建起了政府、投资人与创业者的成长桥梁,助推区内产业不断优化升级。作为经开区的特色园区之一,王娜表示园区在早期发展的时候,就享受到了经开区“现代服务业”的相关政策,不但在园区硬环境的建设上获得了很大的帮助,园区内的多家企业也在房租补贴、人才补贴、贷款贴息等多个方面享受到了经开区的政策。从园区到企业,都感受到了经开区的关怀与支持,园区也将不断开拓创新,吸引更多优质企业落地经开区。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王娜谈道:“面向未来,我们有着明确的‘路线图’,不但围绕欧必翼集团智能制造的主产业,把自身的产品做好,而且运用成熟的运营经验和园区服务,吸引更多优质的智能制造、生物医药企业和人才,真正做到日新月异,每天有更新的基础、更新的技术和更新的产品。”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欧必翼科技创新园在发展的道路上,也将与时代同行,踔厉奋发,步履不停。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