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首页 > 创新亦庄 > 技术创新示范区 > 孵化器

以智赋制 每批次产能增长超40倍

  编者按: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自觉用党的二十大精神统一思想和行动,撸起袖子加油干,一步一个脚印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付诸行动、见之于成效。北京经开区作为首都高精尖产业主阵地,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生动实践必将在生产研发一线大量涌现。为此,北京经开区融媒体中心特别开设“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产线·一线调研”栏目。本期刊发第2篇《以智赋制每批次产能增长超40倍》。

  每批次4.4万盒的新冠试剂盒,单检可供200万人使用,混检可供2000万人使用,三天就可生产两批次……在北京金豪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豪制药)的新冠试剂盒生产线上,工人们正在有序生产,从配液、质检、灌装,再到贴标、组装,每一步都仔细且精确,不敢有丝毫的马虎。

  一线生产人员刘洋已经在金豪制药生产线上工作了7年之久。7年前,刚进入生产线时,刘洋还只是一名配液员,工作内容是配制溶液、定容后送去质检,质检合格放行后,随即进行灌装。“这几年的变化真是快,我们的生产线从产量到技术含量都有明显的变化。就像灌装这部分,已经实现了从手工化到自动化的转变。”刘洋激动地谈道。生产线的变化,最显著的结果就是产能的提升。

  “刚开始产能比较小,每批次只能做1000盒新冠试剂盒,现在每批次可以达到4.4万盒,每批次产能增长超40倍,未来我们将计划有更多的突破。”金豪制药生产总监曾艳谈道。从每批次1000盒到每批次4.4万盒,产量提高的“秘诀”是什么?曾艳告诉记者,得益于国家机械制造水平的提高,在生产上也顺应科技发展的潮流,生产线实现了从手工化到半自动化,再到自动化的改变,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曾艳说,科技创新也是支撑企业和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下一步将加速研发与生产。同时,将不断培养和引进人才,细化人才培养方式,开设专项技能培训,打造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的全能型人才。

  黄玉超是金豪制药的一名研发人员,产品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一直都是研发人员需要不断攻克的课题。黄玉超告诉记者:“现如今的研发生产,十分重视自主性和安全性,我们将通过努力研发,将产品的质量不断提升等级。”新冠试剂盒的生产,只是金豪制药的六大产线之一,但却让我们看到了其在生产研发方面的锐意进取和求实创新。

  据悉,自金豪制药1993年在经开区成立以来,已经拥有金标、酶免、荧光定量PCR、血型鉴定、医疗设备以及质控品六条生产线,成功地开发出胶体金快速检测系列、酶联免疫系列、血型系列、荧光定量PCR系列、质控品等150余种体外诊断试剂产品。

  谈及未来的发展,曾艳表示:“近期,我们自主研发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仪获得了医疗器械注册证,可以使分子诊断系列产品更加完善。下一步,我们也将加速创新研发、把关产品质量,把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作为生物医药企业,发挥责任与担当,为国家抗击疫情贡献力量。”一旁的刘洋、黄玉超也坚定地点了点头,随即又全身心地投入到研发生产工作之中。融媒体中心吴怡铭


相关新闻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