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首页 > 创新亦庄 > 技术创新示范区 > 孵化器

2021年终盘点 深度与魄力 经开区改革首创成果频频全市推广

本报讯(融媒体中心记者 蒋科平)形成全市首创、全国领先的“两区”建设改革创新实践案例12个,4项案例全市复制推广;在全市率先出台《“最后一公里”工作方案》,问题解决率100%;印发《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细则》,16个项目参与改革试点……作为首都深化改革先行区,北京经开区始终牢记职责使命,在“深化”二字上下功夫,展现强有力的改革魄力和勇气。

“两区”建设,就是园区开放和产业开放,都属自主开放,核心任务是制度创新,推动贸易、投资和人才流动自由化便利化,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作为全市自贸试验区“三个片区、七个组团”之一,北京经开区“两区”建设一年多来,在对接市级政策清单的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通过“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相结合的方式,形成了213条政策清单并进行动态管理,通过集成创新、接力创新等方式,全力推动制度和政策创新,在区内涌现出一批市场主体反映好、区位特色鲜明、具有一定系统集成特点的改革创新举措。

为了能让更多地区学到在北京经开区已经实现试点且成效良好的经验,北京经开区将这些创新举措归集成文,形成首批12个改革创新实践案例,其中4个被纳入《北京市“两区”建设第一批改革创新实践案例》,印发全市推广。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北京市共遴选印发24个改革创新实践案例,北京经开区入选案例在各单位中数量最多。

就在12月25日,北京经开区第六个行业实现了“一业一证”的落地办理。在“一业一证”改革试点中,北京经开区创新“10+1+N”综合许可模式,首批推出10个试点行业,实现准入时一证准营、开业前工程建设一件事、运行后证照联办。目前,试点行业数量已经过半数,且获得了众多企业的好评。

“以往可能办结证件至少得跑四次大厅,每次都得准备一大堆材料,但‘一业一证’改革试点后,只需要到大厅来一次就可以完成办理,省时省力。”企业负责人表示。

根据最新发布的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5.0版改革方案,北京经开区的“一业一证”试点改革还将在2022年进一步深化,在宾馆、电影院、美容美发店等20个以上行业推行,并率先探索定制化服务,允许企业自主选择综合许可证所包含的行政许可事项。下一步,“一业一证”改革将在全市推行。

       而“一业一证”改革只是北京经开区推出“一揽子”极简改革举措的其中一项。北京经开区在极简改革中率先开展告知承诺改革,实现“承诺就能办成事”。推出企业登记、人力资源服务等253个准入准营事项采取告知承诺方式办理。创新应用“数字时间戳”技术,实现“承诺即办、即办即得、限时核查、查后打印”,为破解信用监管和违诺撤证等难题提供经验。同时,率先落地备查制改革,实现“无感知审批”。

这些改革案例经过近一年的试行,2022年都将在全市各个领域进行推广,让更多企业享受到改革带来的红利。

2019年底,北京市发布《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亦庄新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中明确,支持本市出台的改革开放政策在经开区和亦庄新城先行先试。北京经开区始终牢记职责使命,不断探索新政策、新模式,就是为了能让北京市的营商环境改革在这里得到首先释放。

2020年4月,北京经开区印发《关于促进城市更新产业升级的若干意见(试行)》明确,建成时间不少于6年的停产低效工业项目,经批准可以转型为产业园区,同意以出租房屋的方式引进产业项目,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释放空间资源。

2013年,北京经开区在全国率先实施“工业用地弹性出让不超过20年”举措;2020年1月又开始实施“先租后让、达产出让”的精细化土地管理制度,“一面是优秀企业受到空间限制进不来,另一面是一些经营不善的老企业闲置土地,这是各地工业用地面临的共同难题。”北京经开区开发建设局负责人解释了产业功能区常遇到的问题。北京经开区推行的“城市更新”举措,就盘活了停产低效的存量工业用地。这些低效项目往往占地广、效益低,现在通过引入新产业实现土地“增效”。

除此之外,北京经开区在全国率先提出工业用地出让年限由原来的一次性出让50年调整为“一般不高于20年”,使地价水平下降到平均不高于70万元/亩,让企业能把有限的资金尽量多地投入到生产中去。不久后,北京就在全市推广了这项“亦庄经验”。

开局之年的北京经开区,始终以勇当开路先锋的魄力,推动改革先行区向更高水平进发,一项项创新举措不仅为企业带来了红利,更为全市改革,乃至全国产业发展提出了创新思路。未来,北京经开区将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切实提高要素资源配置效率,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推动更大区域协同发展。



相关新闻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