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档案”赋能数字经济发展
数字经济时代下的档案工作应该如何开展?今年,北京经开区针对档案数字化、数据化进行了初步探索,通过数字档案馆的建设对海量非结构化的档案数据进行统一整理、管理,打破“信息孤岛”,为档案数据挖掘打下基础,通过“智慧档案”支撑区域数字经济发展。
“今年年初,中心就启动了数字档案馆一期可研的编制工作,预计年中开展项目实施工作,前期我们正在进行一些档案数字化、整理归档的相关工作,为接下来的平台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档案数据中心副主任张澎涛说。一期数字档案馆的建设将覆盖“收、管、存、用”各项业务以及档案馆移交接收、档案数据长久保存、智能库房管理、资源开发和共享服务等功能,从而实现对管委会各局、中心各项政务工作所产生电子文件的集中统一管理和归档处置,通过与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和数字档案馆系统的数据贯通实现电子文件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5年内,我们要完成从档案室向档案室、档案馆、档案局三合一的转变。”张澎涛介绍,一方面通过整合破除“信息孤岛”,加强档案前端控制和全程管理;另一方面,加快推进各类档案数字化工作,建立健全档案数据共享应用体系,充分发挥档案数据在支撑各部门业务流建设、辅助领导决策、企业产品和服务交易、重大事项科学预测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