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首页 > 政务公开 > 专题专栏 > 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 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 > “两区”资讯 > 资讯信息

独角兽企业是如何炼成的?北京亦庄给出答案——

  根据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全球独角兽企业大会”发布的《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2025年)》(以下简称《报告》),当前中国共有独角兽企业409家,占全球独角兽企业近30%,仅次于美国。北京这座“独角兽之城”,以115家的数量优势位居全国首位。作为首都高质量发展开路先锋,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这片位于北京东南的创新热土,正以独特的创新生态体系,成为独角兽企业成长的摇篮。

  筑巢引凤: 

  打造硬科技孵化“强引擎”

  作为北京经开区重点引进和支持的高科技企业,北京芯驰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芯驰科技”)于去年7月正式将北京办公室(全球总部)迁至北京经开区大族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园。在经开区优质营商环境及大族启航孵化器的全方位支持及赋能下,这家国内头部车规级芯片企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全系列产品累计出货量超800万片,超100款主流量产车型已搭载芯驰车规芯片。凭借在智能车规芯片领域的创新突破与量产实绩,芯驰科技荣获“中国独角兽企业”荣誉称号。

独角兽企业是如何炼成的?北京亦庄给出答案—— (1).jpg

芯驰科技荣获“独角兽企业”荣誉称号。资料图

  “全球总部落户北京经开区以来,芯驰科技与本地资源共振共赢,与理想、北汽、小米、北京奔驰等众多车企积极开展合作,并携手百度、高德、京东方、国汽智联、国创中心等生态伙伴共同成长。”在本届全球独角兽企业大会上,芯驰科技创始人仇雨菁围绕《智能化平权 国产芯片如何突围》主题深入剖析智能汽车时代下国产芯片面临的机遇、挑战与破局之路。她表示:“我们坚信,唯有汽车产业上下游紧密携手,方能真正实现技术降本,这也是芯驰作为本土汽车芯片企业能为车企带来的核心价值。我们相信,未来的行业格局一定会更加开放和高效。”

独角兽企业是如何炼成的?北京亦庄给出答案—— (2).jpg

芯驰科技芯片。资料图

  近年来,北京经开区以“筑巢引凤”为理念,加快优质创新孵化载体建设,为硬科技企业提供了成长的沃土。截至3月初,北京经开区已累计落地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国家级众创空间13家、市级孵化器15家、区级孵化器9家,形成了从众创空间到孵化器再到加速器的完整孵化链条。芯驰科技所在的大族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园作为北京市科技企业孵化器,以T2号楼为载体,打造以孵育智能网联、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为主的综合性科技企业孵化器——大族启航孵化器,为不同成长阶段和发展层次的科技企业提供政策宣贯、特色培训、投融资活动、大赛路演、技术对接等服务,成为经开区打造硬科技孵化“强引擎”、助力独角兽企业成长的生动缩影。

  强基固本: 

  构建创新型企业梯队“金字塔”

  独角兽企业,一般指成立时间不超过10年、估值超过10亿美元,且具备独有核心技术、独特竞争优势和市场潜力的未上市企业。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支持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发展,让更多企业在新领域新赛道跑出加速度。

  作为首都高精尖产业主阵地,北京经开区在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今年1月,中关村独角兽企业发展联盟、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等单位联合发布《北京市独角兽企业名单(2024)》,统信软件、青藤云安全、芯驰半导体、蓝箭航天等19家北京亦庄企业入选,涵盖了集成电路、智能装备、医药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软件和信息服务、新消费与零售等多个前沿科技领域。“在国家政策和社会用户的大力支持下,统信自主研发的操作系统发展进入了规模化使用阶段,国产平台装机量已超800万套,服务客户从党政逐渐覆盖金融、电信、医疗、交通、教育等影响国计民生的关键行业,已累计超5万家,成为开放市场上占有率最高的中国操作系统品牌。”

  北京市独角兽企业统信软件总裁刘闻欢表示,未来五年,统信软件将瞄准“亿级”用户规模,打造具备国际主流水平的操作系统产品和具备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操作系统品牌。加快推动完善创新型企业梯度培育体系。

独角兽企业是如何炼成的?北京亦庄给出答案—— (3).jpg

统信软件荣获“中国独角兽企业”荣誉称号。资料图

  “十四五”以来,北京经开区已初步形成“单项冠军—隐形冠军—小巨人—专精特新—创新型中小企业”以及独角兽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等创新梯队“雁阵式”发展格局。“聚焦通过创新支持、平台建设、政策支撑、金融服务,北京经开区打造了‘四位一体’中小企业培育模式,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北京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表示。截至3月初,北京经开区已拥有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84家,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5家,在国家级经开区中排名前列;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376家、北京市创新型中小企业973家、独角兽企业19家、单项冠军9家、隐形冠军6家,打造了科创企业“热带雨林”式成长生态。

  政策赋能: 

  激发企业自主创新“核动力”

  在3月31日举办的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重大成果专场发布活动上,来自北京经开区的中国独角兽企业蓝箭航天的“朱雀二号改进型液氧甲烷运载火箭”入选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重大成果。 

独角兽企业是如何炼成的?北京亦庄给出答案—— (1).GIF

2023年7月12日,全球首枚液氧甲烷运载火箭——朱雀二号遥二成功发射。资料图

  2023年7月,朱雀二号遥二火箭发射成功,成为全球首款成功入轨的液氧甲烷运载火箭;同年12月,朱雀二号遥三运载火箭“一箭三星”任务再获成功,巩固其在中大型液体火箭领域的领先地位;2024年11月,基于朱雀二号成熟技术的朱雀二号改进型遥一运载火箭成功完成飞行试验任务,标志着其正式迈入商业化发射服务的稳定发展阶段……作为国内最早关注中大型运载火箭研制的企业之一,蓝箭航天凭借自主研发与技术迭代引领行业前沿,并通过持续的技术突破、成熟的产业化实践以及全箭关键配套能力提升,为中国商业航天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致力于成为全球航天市场的重要推动者。蓝箭航天有关负责人表示:“从产业基金的‘精准滴灌’到政策服务的‘全程陪伴’,蓝箭航天成长轨迹的背后,清晰烙印着北京经开区的护航密码。”

  为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经开区出台了一系列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政策。在加强共性要素政策方面,经开区聚焦科技创新推出一揽子的“科创二十条”,内容涵盖技术攻关、创新平台、企业培育、研发投入、数智转型、产学研用等多个方面,2024年全年兑现资金12.6亿元,单个项目最高支持金额1亿元。同时注重细分产业专项政策,如在信息技术领域,出台加快打造AI原生产业创新高地的若干政策,每年发放1亿元算力券、1亿元模型券,着力打造人工智能标杆应用场景。

  “今年,经开区将聚焦重点行业领域持续充实、完善政策工具箱,包括发布‘科创二十条’2.0版本,出台支持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汽车产业、医药健康产业、信创产业、‘机器人+’未来产业的具体政策,以及促进商业领域发展,推动商务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构建完善的政策体系,以更加务实的举措、更大的支持力度助力企业向新图强,共同推动经开区产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表示。从孵化载体建设到企业梯队培育,从政策支持到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北京经开区以系统性思维和精准施策,构建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构筑了独角兽企业成长的“亦庄路径”。

相关新闻

手机扫一扫打开当前页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