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专题专栏 > 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 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 > 改革创新案例 > 经开区案例

打造知识产权全链条服务体系 引领区域创新发展

  一、案例名称

  打造知识产权全链条服务体系,引领区域创新发展。

  二、案例内容

  为服务好“两区”建设,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探路先行,发挥知识产权对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设立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高端产业片区亦庄组团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暨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经开区分中心(以下简称“分中心”),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的全链条服务体系,推动经开区在北京市率先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成果转化承载区,形成以保护引领创造、促进运用、创新管理、优化服务的知识产权工作新格局。

  三、主要做法

  在北京市知识产权局指导下,经开区设立了分中心,通过建设“一站、一室、一庭、一窗、一厅”,面向区内创新主体提供专利预审、快速维权、商标业务受理、知识产权保护协作及知识产权运营等综合服务工作,形成了全市领先的知识产权综合服务体系,推动知识产权首善之区建设,助力北京“两区”建设高标准推进。

  (一)“一站”就是专利预审支撑服务工作站。专职预审员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与新材料四个重点产业领域,面向经开区企业开展专利预审备案、专利申请预审支撑、专利复审无效案件预审等服务。

  (二)“一室”就是纠纷调解工作室。针对经开区创新主体遇到的知识产权纠纷,组织行业、法律、技术等领域的专家开展调解,给予快速维权援助指导,协助对接相关保护渠道和资源,给予快速维权援助指导;与经开区司法、调解等部门进行对接,建立协作机制,集聚各类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资源,建立区域“一站式”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机制。

  (三)“一庭”就是知识产权巡回审判庭巡回审理活动。与北京保护中心审判庭合作开展知识产权巡回审理活动,推动经开区知识产权案件巡回审判常态化开展。深化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体系建设,建立诉前诉中调解机制,形成知识产权司法与行政保护合力,提高维权效率。

  (四)“一窗”就是商标受理窗口。分中心设置商标受理窗口,主要开展商标注册申请受理;商标质押、转让、变更、续展等后续业务申请受理;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申请受理;注册商标专用权质权登记申请受理;代发相关纸质商标注册证;商标受理相关业务咨询;国家知识产权商标局交办的其他业务等7个方面24项工作,为商标申请人切实带来多重利好。

  (五)“一厅”就是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大厅。为经开区创新主体提供专利、商标、高价值专利自动筛选等检索服务;围绕主导产业的细分领域开展专利导航;组建知识产权运营服务联盟,组建由知识产权服务机构、金融机构、领军企业构成的知识产权运营服务联盟,提供专业咨询、专利挖掘、运营等服务;定期举办知识产权专题培训及路演活动;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等,进一步推动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工作。

  四、实践效果

  分中心加快了专利预审审批进度,实现了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与司法保护之间的优势互补和有机衔接,有效提高了区域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增强了创新主体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能力,加快经开区产业优化升级步伐,成为北京“两区”建设的知识产权新亮点。

  (一)助力企业加速专利申请进程

  自2021年4月设立至今,分中心完成预审支撑服务案件400余件;提供预审业务咨询及服务超千余家次。以北京安智因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为例,作为国内首批将基因测序技术实现临床应用转化的践行者,对专利申请的需求很大,但却因为缺乏专业指导,导致在专利申请中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自分中心设立后,工作人员主动走进企业,摸清企业诉求,从预审备案到预审案件提交及相关注意事项等方面为企业进行了详细的辅导。在分中心指导下进行预审,再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申请材料,无疑是为企业的专利申请上了一道“保险”,让企业专利申请业务驶上“快车道”。分中心大大缩短了企业专利申请审查及授权周期,使专利申请周期由原来的30个月缩短为4到6个月。

  (二)推动知识产权纠纷快速处理

  分中心完善了知识产权维权纠纷的非诉讼解决路径及程序,推动知识产权纠纷案件的繁简分流及其快速处理。通过成立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工作室,构建了“多渠道、多主体”保护体系,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低成本的知识产权保护渠道,促进经开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分中心积极为Dell、飞利浦、徐记等多家企业提供商标侵权判定咨询和服务190余次。此外,为进一步加强企业对知识产权维权工作的理解,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分中心还组织安排70多家企业观看北京法院云法庭公开审理的知识产权案件。

  (三)提升商标业务办理便利化水平

  分中心设立了商标业务受理窗口,于2021年7月20日起正式对外办理商标业务工作,不仅让企业可以在家门口办理业务,减少交通、代理费等支出,降低企业办事成本,还实现了全程电子化,面对面、一对一的服务,保证及时解决申请人疑问,为企业及公众办理商标业务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累计受理商标注册、转让、续展等各类业务3000余件,提供商标咨询超万次。

  (四)汇聚知识产权转移转化资源

  分中心牵头组建了由43家知识产权服务机构、100余名知识产权专家构成的知识产权运营服务联盟,整合知识产权转移转化供需与服务资源,依托专业的专家队伍为经开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咨询、专利挖掘、运营等全链条的服务,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并开展了重点企业“一对一”咨询服务工作。比如,分中心就曾为新石器慧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知识产权“一对一”服务,针对企业提出的专利预审、专利侵权判定、专利导航等方面的需求,给予详细解答和针对性建议。面向亦庄新城范围内的企业主体和社会公众,推出关于知识产权方面的预约定制化服务。现已开展6场预约个性化服务,比如中国人寿保险在专利保险申报期间,就为经开区企业提供专场指导服务;经开区产业创新促进会预约大厅举办零碳公益大讲堂,向开发区企业分享如何利用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迎接双碳目标下的机遇和挑战。

  (五)增强企业知识产权综合运用能力

  分中心经过对服务大厅受理企业咨询和走访企业需求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不少企业对知识产权业务不熟悉,缺乏专门的知识产权人才,围绕知识产权政策、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运营、企业商标实务等企业最为关心的内容,已举办知识产权专题培训30余场,服务经开区企业600余家近1800人次,提供信息共享平台,推动联盟成员之间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同时为了帮助企业更好地利用专利信息数据,了解竞争对手的技术水平和最新技术发展动向,增强企业防范知识产权风险的能力,分中心为经开区企业提供了检索账号使用服务,并开展了检索技能系列培训,提供检索服务15000余次。

  五、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是建议完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机制,可以借助分中心平台,布局国家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基地,加快培育一批精通国内外知识产权法律及实践,能够充分运用法律方法、法律思维,在法治框架内解决知识产权纠纷的专业人才。同时,还应积极培育和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企业,比如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机构、基础资产信用评级机构等,为人才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

  二是建议市里给予分中心更多支持,进一步扩大商标业务受理窗口的服务范围,将更多符合条件的经开区企业纳入专利快速审查备案库,强化专利预审支撑服务能力,加强对经开区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服务;深化知识产权分中心金融服务,推进各类知识产权交易形式和金融工具有效结合,提升金融服务能力。


相关新闻

手机扫一扫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