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专题专栏 > 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 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 > 改革创新案例 > 经开区案例

以“智慧库”为基础,以“智能化”为手段,打造经开区社保智能专业咨询新品牌

  当前,社会保险已成为企业经营发展、职工权益享受、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重要保障,越发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伴随社保咨询量的增长,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前沿阵地,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保险保障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紧跟经开区改革的步伐,以满足参保单位和参保人需求为导向,以智能化服务手段为依托,不断探索新形势下的工作方式,在咨询服务工作中率先实现“社保语音智能客服”服务,提升咨询服务工作质效,打造经开区社会保险保障服务新品牌。

  一、主要做法

  (一)需求导向,探索新形势下咨询服务方式

  从近三年的数据看,经开区社会保险保障服务热线的年咨询服务量由2019年的6.2万人次提升至2021年15.3万人次,年均增幅超过50%。尤其是在新政策落地、业务集中办理时期,业务咨询量呈井喷式暴增,以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出台社保费减免政策为例,中心日咨询量由300人次,激增至日均最高2万余人次,传统人工坐席服务受工作人员数量限制,会出现来电不能及时处理的情况。

  为解决这一难题,中心不断探索新形势下的工作方式,在咨询服务工作引入人工智能(AI)技术,实现了中心电话咨询业务5*24小时的工作日全天式服务,提升咨询服务工作质效,提高参保对象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二)专业先行,业务知识库夯实智能服务基础

  中心对多年业务咨询工作的数据进行分类汇总,最终形成了包含300余项业务分类,涵盖政策法规、经办材料、经办时间、办理方式、系统操作等20余万条问题的智能客服知识库。该知识库以社保业务为主,同时包含医保及档案管理相关高频问题。

  凭借该知识库的技术支撑,智能机器人上线后,对于政策流程及操作经办等固定性、重复性咨询问题可实现语音智能的制式答复,大幅减少了高峰期的呼入队列,保障人工客服可在较短等待时间内为个性化、特殊类问题,提供一对一的线上咨询解答服务。

  (三)技术赋能,人机交互让智能客服更“善解人意”

  在日常咨询过程中,很多咨询者并不能有效表达咨询的政策点,中心时刻以参保对象的需求和感受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前期进行了两个多月人机模拟交互测试,通过AI人工智能、语音识别、语义理解,实现自动锁定咨询政策范围,再通过语音提示引导来电人直接说出咨询问题,从而实现多轮对话、“业务自由说”。

  同时设计了一整套可以不断学习、持续进化的智能模式,

  通过对咨询问题的记录检索,及时发现知识库盲区,实现政策信息自动学习、持续更新。若来电人咨询的问题具有特性及复杂性,机器人会自动转人工客服处理,让咨询服务更加智能化、人性化。

  二、实践效果

  (一)较快提升接通率,满足群众咨询需求

  2021年下半年中心在现有人工客服的基础上新增40个智能应答语音机器人及15个应急浮动应答语音机器人,中心的电话咨询接通率提升至100%。从统计数据来看,中心日常咨询量的40%均由机器人完成了回复,在非业务繁忙期,部分人工坐席可处理集中外呼、对外政策宣讲等工作,为企业、群众提供了更加省时、便捷、暖心的服务。

  (二)实现咨询大数据的统计分析和研判,提升政策宣传精准度

  通过对咨询服务数据汇聚、整合,对用户数据与业务数据深度学习和智能挖掘,深入了解群众的服务需求,为下一步精准施策,优化配置服务资源,丰富服务内容,提供精准的科学依据,在政策享受、业务办理以及实际帮扶中为区内参保单位和群众提供更优的服务。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不断优化系统功能,在保障语音智能客服信息库、管理系统数据等信息安全的前提下,持续优化智能客服系统的服务内容和手段。一是争取尽快实现工作日+非工作日24小时全天服务,拓展实现短信形式回复咨询问题的功能;二是利用智能语音机器人播报社保动态、重要通知、紧急任务等,协助中心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完成政策推广、业务解答等社会保险保障服务,充分发挥社会保险经办在经开区创新发展中的兜底保障、引擎助力作用。


相关新闻

手机扫一扫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