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学防范BF.7变异株
作为奥密克戎BA.5变异株衍生的第三代亚型,BF.7正在全球传播,此前,世界卫生组织发出警示,BF.7“几周内或成主流”。近日,我国有多地检出BF.7变异株。
专家介绍,BF.7引发的症状与新冠奥密克戎早期亚型变异株感染后的症状类似。但相对于BA.4或者BA.5,BF.7的传播速度快、传染力强、代际间隔更短,易造成大面积传播。
那么,新变异株BF.7有哪些特点?面对新的变异毒株,我们该怎么做呢?
BF.7在各地的流行情况如何?
BF.7是BA.5.2.1.7的缩写,被认为是奥密克戎BA.5变异株衍生的第三代亚型,中间隔了BA.2.75变异株。美国疾控中心新冠数据监测发现,BF.7从开始监测以来,毒株所占百分比已在短期内上升至4.6%,成为当前美国新冠病毒检出比例第三位的变异毒株。此外在欧洲地区,比利时的感染者中,BF.7已占到25%;德国、法国和丹麦则占到10%左右。聚焦国内,9月28日,呼和浩特市现首例BF.7本土新冠感染者,这是BF.7变异株首次在国内引起本土疫情。
感染过BA.5的患者仍有被BF.7感染的风险,BF.7在BA.4/5基础上增加了受体结合域RBD突变R346T,这可以进一步逃逸BA.5感染诱导的中和抗体。因此,它有可能会成为今年冬季流行的突变株。
BF.7感染后有哪些症状?
BF.7变异毒株感染后表现的症状包括高热、持续性咳嗽、身体疼痛、头痛、喉咙痛、嗅觉改变和食欲不振等。这些症状与新冠奥密克戎早期亚型变异株感染后的症状类似。
疫苗对奥密克戎变异株有效吗?
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是有效的预防手段。奥密克戎变异株相比之前的各种变异株,其变异程度确实比较大,免疫逃逸能力也比较强,对现有各种疫苗以及既往感染所诱导的人体中和抗体都有一定影响。但免疫保护不仅依赖中和抗体,也与细胞免疫和免疫记忆有关。多项研究结果显示,国内外现有疫苗预防重症和死亡的效果仍然保持着较高水平。我国疫苗对奥密克戎变异株引起的重症、死亡也仍然具有良好保护作用,而加强免疫可以进一步降低住院、重症和死亡的风险。变异株BF.7虽然有一定逃逸,突破性感染情况一直存在,再次感染新冠的情况也存在,但仍可以保护机体,疫苗依然起作用。
面对新的变异毒株该怎么做?
应按照疫情防控要求,积极配合核酸检测,奥密克戎毒株在短时间内能快速传播,隐匿性强,短期内动态反复检测,才能有效检出。多次核酸检测,才能及时采取针对性管制措施,阻断疫情扩散,防控疫情蔓延。
其次还应积极配合现阶段各项防控措施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包括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常通风等防护措施。虽然奥密克戎变异毒株BF.7比现有的变异毒株更具有传染性,但戴口罩仍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个人防护措施。秋冬季节,不仅是新冠肺炎,也是多种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科学佩戴口罩可以有效降低传播风险,防止疫情扩散蔓延,减少交叉感染。此外,仍要做好其他个人防护措施,坚持勤洗手、常通风、分餐制、用公筷、保持“1米线”社交距离。
转自澎湃新闻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