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两区”办与新加坡资讯通信媒体发展局推动落地首个中国-新加坡-中东全流程互操作贸易数字化实单试点
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北京市‘两区’办”)和新加坡资讯通信媒体发展局(IMDA)共同推动的首个中国-新加坡-中东全流程、互操作贸易数字化实单试点,已于2025年3月11日顺利完成。
该试点由北京美力马消防设备有限公司实施,委托新加坡船运公司太平船务(PIL)通过海运方式,将消防设备集装箱,从上海港海运至沙特阿拉伯的达曼/吉达港,再陆运至美力马的吉赞项目所在地。通过慧贸天下发起的可信贸易协作网络(简称“信贸链”)和IMDA开发的TradeTrust对接融合,由PIL签发电子提单。
试点聚焦"电子可转让单证"核心环节实施两项创新:一是构建"区块链存证+双平台验核"机制,实现电子提单签发、流转、清关全流程11个节点的数据哈希值上链;二是首创"中国新加坡合作+中东应用场景"融合模式,完成28个贸易数据项的跨境互联互通与安全共享。
据试点企业介绍,经实测,分布式系统支持下的可转让单证,使得货权转移效率提升80%(从传统5-7天缩短至实时交割),物流信息追溯效率提高65%。跨国数字协作体系降低合规成本40%(每单节省约120美元),电子提单流转时效由传统7天压缩至8小时,货物在途可视化管理覆盖率达100%,清关效率提升60%。此次试点得到了丰台区政府的大力支持,是丰台区的贸易便利化标杆项目,标志着丰台区在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近年来,以中国-新加坡-中东为代表的一带一路国家间的国际贸易蓬勃发展。该试点的成功落地,为推动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数字化国际合作提供了示范。下一步,北京市“两区”办和新加坡IMDA将持续携手各方,进一步拓展贸易数字化的应用场景,深化与其他一带一路国家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合作,助力构建更加高效、便捷的国际贸易环境。
手机扫一扫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