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专题专栏 > 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 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 > “两区”资讯 > 资讯信息

强联智创将发布第四代迷你AI手术机器人

  开栏语:春启新程,奋进正当时!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会、市两会部署,积极响应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进大会要求,北京经开区快速实施推进“万企大走访”和“千企跃升”行动。北京经开区融媒体中心特别推出“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进行时”系列报道,聚焦走访现场,见证企业生产热潮,展现政策落地成果,记录为企纾困时刻,全方位呈现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今日发布《强联智创将发布第四代迷你AI手术机器人》。

  “目前我们所有的产能已全部售出,数据显示,一季度预计实现总产值近1亿元,同比增长100%。”近日,北京亦庄企业强联智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强联智创”)相关负责人对小亦表示。

  走进强联智创核心产品——颅内动脉瘤手术智能化解决方案的智能设备生产车间,四台“机器车”正沿着设定路线流畅移动。强联智创的颅内动脉瘤手术智能化解决方案是全球首创的AI驱动神经介入手术“全自动驾驶”整体解决方案。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公司新建设的智能化生产线,自去年启动以来,目前正处于设备调试和试生产阶段。这条生产线的建成,标志着强联智创在智能制造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预计今年上半年,这条生产线将正式投产,届时公司的产能有望提升一倍以上,为公司的快速发展注入更强大的动力。同时,强联智创将于今年发布第四代迷你AI手术机器人。

  强联智创的颅内动脉瘤手术智能化解决方案方案由中国原创,填补了国际空白,主要由UKnow?颅内动脉瘤手术计划软件、UMate?Shape塑形自助终端和UMate?Mandrel一次性微导管塑形器组成。其中,核心技术UKnow?颅内动脉瘤手术计划软件已获批上市,这也是中国首张“AI+治疗”创新医疗器械三类注册证。不久前,该手术计划软件还荣获了中国专利保护协会授予的2024年度专利密集型产品认定,充分体现了该产品在技术创新、临床应用和市场竞争等方面的显著优势。

  自推向市场以来,该方案取得了显著的销售和应用成果。目前,该方案已部署于多家国内医院,包括北京宣武医院、上海华山医院、四川华西医院和山东齐鲁医院等,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及专科医生培训。此外,在临沂市人民医院等基层医疗机构也已形成依赖性使用。截至目前,该方案已累计服务患者近万例,显著提高了微导管一次性到位成功率,降低了手术难度和并发症风险。依托这一创新产品,强联智创一季度预计实现总产值近1亿元,同比去年翻一番。

  在创新的道路上,强联智创从未停下脚步。据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强联智创还有一款“AI+决策”类产品顺利进入国家药监局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目前已完成临床试验并正式递交注册,预计将于今年下半年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这将是公司的第二张创新医疗器械三类注册证,将进一步丰富公司产品矩阵,提升核心竞争力,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更大优势。

  “强联智创的每一个成绩都离不开经开区的大力支持。”相关负责人表示。例如,在公司核心产品取得注册证、即将进入市场的关键节点,企业曾面临如何快速获得医疗服务收费价格目录的难题。由于该目录申请流程复杂且缺乏与相关部门的直接沟通渠道,企业前期走了不少弯路。为此,经开区专门组织对接会和培训会,邀请专家为公司提供政策解读和申请指导,帮助企业成功梳理了申请流程和要点,为产品进入市场铺平道路。

  2025年将是强联智创发展的又一关键节点。据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强联智创将迎来两项重大突破:经过一年的产品迭代和升级,公司将发布第四代迷你AI手术机器人。这款全新的手术机器人,与以往公司同类型机器人相比,体积将大幅压缩,仅相当于“桌面打印机”大小,能够更大程度地适配基层医院手术室的局限性,提升基层医疗水平。同时,公司还将全力准备“出海”,预计将于三四季度拿到海外注册证。这意味着强联智创的产品将走向更广阔的国际市场,与全球的医疗科技企业同台竞技。公司将借此机会,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推动AI医疗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与推广,让“中国智造”的医疗科技产品造福更多患者。

相关新闻

手机扫一扫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