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专题专栏 > 【已归档】奋斗新时代 > 头条

解码经开区高质量发展DNA

解码经开区高质量发展DNA.jpg

  9月19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召开 “喜迎国庆、共话发展”企业家恳谈会,经开区工委、管委会和亦庄控股领导与来自拜耳、奔驰和京东方等300多家企业的企业家欢聚一堂,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共叙友情、共谋发展、共商未来。

  眼下,北京正在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三城一区”则是实现这一战略的主平台。经开区作为“三城一区”中的“一区”,肩负起发展高端制造业、承接“三城”科技成果转化的时代使命。

  站在风口下的经开区,把创新的DNA融入血液中,向着“升级版开发区”全力冲刺。其间,经开区的企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的每个动作都牵动着经开区的神经。本报遴选了经开区3家颇具代表性的不同类型企业,以期透过它们诠释出经开区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全新内涵。

  资生堂 麦田里建起现代化工厂

  站在万源街地铁站,你一眼就能看到东北侧的这片白色的建筑,安静而雅致,透过茂密的梧桐树,“资生堂丽源化妆品有限公司”几个大字清晰可见,对于初次见到它的人来说,可能还会有些陌生,但说到从这里“走出去”的化妆品——“欧珀莱”,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说:是它家啊。

  就是它,在27年前经开区刚成立就成为第一家入驻企业。

  一张白纸绘蓝图

  27年前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还只是蓝图一张,在规划的1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的只是农田村野、鱼塘牧场。

  “经开区还是一片庄稼地的时候,我们就来了!”资生堂丽源化妆品有限公司原工会主席、副工厂长单薇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如数家珍。

  单薇清晰记得第一次来到经开区的场景,资生堂丽源化妆品有限公司负责前期筹建的三位主要领导,乘坐着一辆面包车,下了城区的柏油路,沿着土路颠簸行驶10多公里,在一片绿油油的麦田旁停下了车。接待他们的当时经开区管委会负责人指着一片麦田说,这边就是你们的厂址。

  2012年7月13日,大雨过后的道路泥泞不堪,资生堂丽源的奠基礼在一片庄稼地里进行,日方投资者的眼神中充满了疑问,这里真的能成为投资的热土吗?单薇当时在原单位已经升任副厂长,在看到眼前的场景时也感到“心有忐忑”,但他们觉得“一定能行”,白纸上作画更好画。果不其然,在此后短短的一年时间里,水、电、气、热、通讯,一项项基础设施在承诺与汗水中落地。

  1993年年底,资生堂丽源建成投产,时任资生堂丽源日方总经理的鸟海康男感慨地说,“经开区可以信任”。

  一路扶持登顶峰

  在建厂的同时,资生堂丽源开始依托日本技术研发适合中国人肌肤的化妆品,打造了“欧珀莱”这一适合中国人肌肤的知名化妆品品牌。

  1993年下半年,资生堂丽源厂房建成投产,次年“欧珀莱”品牌化妆品火爆市场,一些商家甚至托关系找到厂家订货。回想起当初的往事,笑容爬满了初创就来到工厂的刘燕的面庞,她说,“欧珀莱”上市销售的第二年就实现了盈利,原本预期2001年实现资本回收,没想到1998年就实现了这一目标,比预期提前了三年。“区域利税大户”的头衔,资生堂丽源化妆品有限公司连续顶了十多年。截至目前,资生堂丽源累计纳税已经超过280亿元。

  “竞争虽然激烈,但我们今年上半年的营业利润较同期仍然实现了增长。”公司负责人坦言,倘若没有经开区对企业尽心的服务和支持,就不会有企业的今天。

  从最初的建厂到工厂二期扩建,每一步都有经开区的支持。扩产按照常规,必须办理大量的项目审批手续,稍有疏忽,势必会拖延工程的进展。但在经开区里,资生堂的工作人员不用跨出管委会的大门,便在半个月的时间内完成了全部审批,顺利投入开工建设,没有耽误一天时间。

  一眼数年国际庄

  互相给予,彼此成就,这是一种最好的爱。如今资生堂丽源从一片麦子地成为中国化妆品业的佼佼者,经开区则从一张白纸成长为年产值超过3800亿元,带动北京工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是首都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

  “荣华路修通了,‘罗马柱’建起来的时候,再进入经开区,就没有‘进村’那种感觉了。”单薇说。单薇还在区内买了房,和朋友再谈起经开区时,都觉得这里越来越像“欧美小镇”。

  单薇退休后,一直居住在经开区,她坦言,曾经也打算换个生活环境,但走过多地看房后,觉得还是经开区环境更好。不仅是故土难离,也是因为区内生态环境不断提升,高端商业区、文化娱乐场所越来越多,不断走向国际化的北京亦庄,越来越适宜生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