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专题专栏 > 【已归档】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 学党史 > 薪火相传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 “北京党史”慕课 第2课《新青年》·新篇章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地方志办联合出品100讲“北京党史”慕课,第一次全景式展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北京组织的光辉历史,为党史学习教育提供生动鲜活的学习教材。

  今日为大家推荐第2课:《新青年》·新篇章。

  1917年1月13日,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收到北京政府教育部的一纸任命,这让他激动万分。

  这张任命书到底是什么内容呢?

  “教育部第三号令:兹派陈独秀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

  蔡元培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后,决心全面整顿北大的陈腐之气。经过朋友推荐和阅读《新青年》,他认定陈独秀“确可为青年的指导者”,是帮助他整顿北大的不二人选。为此,他以北大名义向北京政府教育部发函,“请派陈独秀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文科学长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文学院院长。并随函附了一份与实际有所出入的简历:“日本东京日本大学毕业,曾任芜湖安徽公学教务长、安徽高等学校校长。”

  随陈独秀北上的,还有《新青年》。北池子大街箭杆胡同9号,既是陈独秀的住所,也是《新青年》编辑部。《新青年》以北大为依托,聚集了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一批文化先驱,他们的加入,让《新青年》每期的销量从1000多册上升到鼎盛时的两万册,开始具有全国性影响。

  1917年初,《新青年》刊登胡适《文学改良刍议》,倡导“不用典、不避俗字俗语”等“八不主义”。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提出“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倡导建设平易抒情的国民文学、新鲜立诚的写实文学、明了通俗的社会文学。

  1919年,由李大钊主编的《新青年》第6卷第5号出版,这一期被李大钊称为“马克思研究号”。封面虽然没有专号名称,正文除了“随感录”“诗”两个栏目外,还刊发鲁迅的小说《药》,但刊发较多的还是有关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其中分量最重的,当数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上)》。这些文章宣传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虽然当时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不都是肯定和赞扬,但毕竟揭开了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崭新一页。

  毛泽东说:“陈独秀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那个时候有《新青年》杂志,被这个杂志和五四运动警醒起来的人,后来有一部分进入了共产党。”

  《新青年》,一本杂志,掀开了中国历史的崭新篇章。

f95a933a-cfd7-4638-b4a3-9a196d6f1ae8.jpg

  请扫码观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