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骏:矢志不渝站在救亡图存前列
原标题:踏寻北京红色印记 | 马骏:矢志不渝站在救亡图存前列
在北京日坛公园西北角,坐落着马骏烈士墓。马骏是五四时期京津地区学生运动的领导者之一,与周恩来、邓颖超等共同发起成立了进步团体觉悟社。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他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坚定不移地投身到共产主义事业和人民解放事业中。大革命失败后,他奉中共中央之命回国,被派到北京恢复党组织,不幸遇害,用年轻的生命捍卫了崇高的信仰。
声援北京反帝反封建斗争
日坛公园的西北角,一座汉白玉墓静卧在苍松翠柏下。墓碑上镌刻着邓颖超题写的大字:回族烈士马骏之墓。路过此处的人们常驻足墓前凭吊马骏,为他虽短暂却波澜壮阔的人生感佩不已。
1986年3月31日《北京日报》1版报道,包括马骏烈士墓在内,本市有120多处烈士纪念建筑物。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南开学校代表马骏被选为天津学生联合会副会长。他和联合会成员一起,上街宣传演讲,投入到声援北京反帝反封建斗争中。5月23日,他们发动天津中等以上学校1万多人举行总罢课。6月5日,天津学生联合会在南开学校广场召开天津第一次爱国运动大会,马骏在大会上带领数千学生高声宣读他亲笔写的《宣誓书》:誓保国土、誓挽国权、誓雪国耻、誓除国贼、誓共安危、誓同终始。在铿锵有力的宣誓声中,学生们的爱国热情愈发高涨。
大会原计划举行一次大规模的游行示威,时任直隶省长曹锐担心群情激愤控制不住,便派武装军警进行镇压。军警用枪逼迫学生离开,禁止学生在街头演讲和举行游行示威活动。马骏和另外几名学生代表进入省长公署与曹锐据理力争,坚持“不达到罢课的目的,绝不上课”。
为声援北京反帝反封建斗争,1919年6月5日,天津学生联合会在南开学校广场召开数千人参加的爱国运动大会,马骏在会上带领大家高声宣读《宣誓书》。图为马骏拟定的《宣誓书》。
6月9日,天津各界在河北公园举行规模空前的声援北京学生斗争的公民大会,到会者数万。马骏代表天津学生联合会致词,说明这次大会有两个目的:一是要求商界罢市,电请政府严惩卖国贼;二是保护爱国学生。6月11日,有人煽动商会复市,马骏闻讯立即赶往商会,他满腔热血地说:鄙人是吉林人,在天津无有财产,但有生命有热血!请问性命与财产孰重?鄙人虽无财产牺牲,然尚有生命和热血,可流于诸君面前。说完,马骏就向旁边的柱子撞去,虽然被人拦住,但头还是撞得鲜血直流。血溅商会,以身请命,马骏的举动感动了天津商家,天津商人继续罢市。不久,天津各界联合会成立,马骏被选为负责人。
马骏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将爱国救国变成了自觉的行动,有力推动了反帝爱国运动的深入开展。
始终站在五四运动最前列
眼看距巴黎和会签字的日期越来越近,天津各界联合会推选马骏为总代表,率郭隆真、刘清扬等10多人前往北京。1919年6月27日早晨5时,他们联合北京学生代表20多人一起来到新华门前向北洋军阀政府请愿。大总统徐世昌拒不接见,马骏气愤地向代表们说:“如果徐大总统一天不接见,我们的队伍就一天不解散。十天不接见,我们就在这儿等十天,不达到目的,决不罢休!”就这样,他们从清晨等到黄昏,又从黑夜等到天明,直到28日晚,徐世昌才被迫接见了部分京津代表。
巴黎和会签字日期迫近,天津各界联合会推选马骏为总代表,率郭隆真、刘清扬等10多人前往北京,联合北京代表请愿。图为天安门前爱国学生的请愿队伍。
进了怀仁堂,马骏就义正词严地质问徐世昌:“各国列强强迫我国代表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政府为何不及时电令拒签?为什么不取消‘二十一条’?”这一连串的质问直逼得徐世昌无话可说。马骏继续说道:“你身为大总统,就有责任保护国家的领土和主权,你必须拒绝在丧权辱国的巴黎和约上签字。如果你接受了我们的请愿,全国学生和人民都愿意作你的后盾,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否则,全国人民誓必斗争到底!”由于受到全国的舆论压力,中国出席巴黎和会的代表不得不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1991年4月8日《北京日报》2版报道,朝阳区委、区政府举办了马骏革命事迹展览。
“在五四运动一开始和整个运动的过程中,他始终站在最前列。”在《回忆马骏烈士》一文中,邓颖超这样评价马骏:“他具有高度的爱国思想,富有正义感,为人正直,性格豪爽,工作干练,认真负责。在当时,他奔走呼告,勇于斗争;他擅长讲演,语言简明有力,有煽动性;他积极参加实际斗争,不怕反动统治者的迫害,表现出高度的爱国热情和英勇的革命精神。”
闻名京津的学生运动领袖
拒签和约不久,山东济南镇守使、戒严司令马良在济南杀害回教救国会会长马云亭等人,并逮捕了大批爱国学生。消息传到天津,天津学生联合会选派代表同北京学生代表一起到总统府请愿,要求惩办马良。不料,反动政府非但没有同意学生的主张,还拘留了请愿代表。
1919年8月,为营救被捕代表,马骏率1000多人再次抵达北京,并联合北京学生3000多人在天安门举行示威游行。北京卫戍司令部、警察厅逮捕了几十名学生,3000多名学生勇敢地包围卫戍司令部,要求释放被捕学生,双方相持不下。
马骏在天安门前被捕获释后,在南开学校的留影。
马骏被京津等地学生代表公推为这次学生运动的总指挥,率领天津、北京、山东等地请愿代表5000多人,直逼总统府。马骏和学生们表示:要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准备牺牲一切,不达目的,决不罢休。黄昏时分,北洋军阀政府派军警把示威学生强制赶到天安门前。马骏将同学分成若干讲演队,在天安门一带分头进行宣传,讲演声、口号声此起彼伏,接连不断,一连进行了三天三夜。反动当局悍然决定逮捕此次学生运动领导者马骏。但在同学们的掩护下,反动当局一直找不到目标。恼羞成怒的特务抡起皮鞭、枪托开始殴打学生。
由于不忍心看着同学们无辜挨打,马骏挺身而出,高声喝道:“不许打人!我就是马骏!要逮就逮我好了!”军警们将马骏拉到天安门门洞,用枪口对着他的胸膛,要他下令解散学生队伍,并威胁学生们说,不解散就立即枪毙马骏。马骏坚定地对同学们说道:“我们此次来请愿就是抱定牺牲决心的。我虽然被捕,不必恐惧,坚持斗争,一定会胜利。逮捕一个,便会激起十个、百个、千个爱国者。爱国者是逮捕不完的!爱国无罪!坚持奋斗一定会得到胜利!”
2000年10月20日《北京日报》1版报道,马骏烈士墓成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马骏等被捕的消息传开,引发北京、天津、济南以及上海等地舆论的强烈抗议。周恩来等人为营救被捕同学也赶到北京。反动当局在全国人民的压力下,被迫于8月30日释放了马骏和全体被捕的代表。
出狱后,马骏郑重声明:“入狱前的马骏是家人的马骏,出狱后就是国人的马骏了。”不难看出,他不但将自己与国家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还用实际行动表明了他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势力斗争到底的意志。而他在五四运动中身穿长衫、激昂讲演的光辉形象,也镌刻在人们心中。京津学生为了纪念马骏领导的这场天安门前的斗争,都叫他“马天安”,他成为闻名京津地区的学生运动领袖。
在现实斗争中接受马克思主义
在组织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马骏、周恩来等人成立了觉悟社,他们受十月革命的影响,对社会主义思潮(其中包括马克思主义——科学的社会主义,及各种改良的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等)进行了初步探索。
1920年1月,马骏、周恩来等人先后因领导学生爱国运动被捕。在狱中,他们一方面与警察厅、检察厅的官吏做斗争;另一方面从身心上加以锻炼和充实。他们制订了完备的体操和读书、讨论计划,并筹钱购买新书以掌握新的知识和理论。直到夏天,他们才被释放。
1920年,觉悟社部分成员合影。后排左三为马骏,右一为周恩来;前排左五为邓颖超。
这次被关押期间,马骏和周恩来想方设法组织战友们有计划地学习政治、外语、数学和历史等知识。马骏在狱中讲演会上做了《演说学》《警厅拘留中的批评》《研究问题的方法》等专题报告,周恩来对马克思传记、历史上经济组织的变迁、唯物史观、阶级斗争史、资本论等做了较为系统的讲解。在现实斗争中,马骏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将其作为爱国救国行动的科学理论指导。
1920年,马骏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马骏的爱国主义热情真正付诸社会的实际改造,成为一名共产主义者。在以后的日子里,他把自己的全部心血献给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事业、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其信仰再也没有动摇过。
在白色恐怖下重建北京市委
1927年春,马骏正在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当听闻此时北京城正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中,不仅中共北方组织领导人李大钊被捕牺牲,中共北方区委和北京地委也遭到严重损失后,他毅然奉调回国,决心恢复北京党组织的工作,同反革命势力做坚决的斗争。
马骏秘密回国后,到北京恢复党组织,成立中共北京临时市委。他到北京不久,便把北京市委重建起来开展工作。由于在京津地区有许多熟人,马骏开展工作非常便利,但也增加了工作的危险性。为宣传革命思想和躲避敌人跟踪,马骏经常出没于贫民窟、工人区,积极发动群众,组织革命力量。他没有固定的工作场所,衣食住行均和干苦力的工人没有什么两样。因此,敌人尽管密布暗探,搜索、巡查了很长时间,一直未能得手。
马骏烈士遗像
1927年12月初,一次市委会议散会后,马骏在路上碰到一个熟人。当他们行至岔路口时,那熟人不慎喊了一声:“天安,从这边走!”这句话恰好被附近的暗探听到,于是马骏被死死盯住了。12月3日,京师警察厅逮捕了马骏。
马骏被捕后,奉系军阀头目张作霖曾派教育总长莫德惠前去劝降。莫德惠对马骏说:“只要你不宣传马列主义,不搞革命,大帅叫你当教育次长!”马骏冷笑道:“我不像你们那样卖国求荣,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叫我不宣传马列主义,不搞革命,这比太阳从西边出来还难!”最后,张作霖恼羞成怒,直接判了马骏死刑。
1945年,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马骏被追认为烈士。
1928年2月15日,风很大,天很冷,马骏被五花大绑带往行刑地点。一路上,马骏高唱着《国际歌》,目光炯炯地向挥泪送行的民众频频致意。在生死关头,马骏以百折不挠的意志和忠贞不贰的操守,忍受了一切痛苦和折磨,至死都没有泄露党的半点机密。牺牲时,他年仅33岁。
爱国主义精神鼓舞后人
岁月静好,国富民强。
近一个世纪以来,人们没有忘记马骏烈士当年寻求真理的革命壮举。1945年,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马骏被追认为烈士。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重修马骏烈士墓,并举行了隆重的公祭仪式。上世纪90年代,朝阳区对马骏烈士墓进行修缮,还建造了马骏半身铜像和马骏烈士纪念室。2000年,马骏烈士墓成为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重修了马骏烈士墓。图为各界人民群众在墓前敬献花圈。
马骏家属光荣纪念证
时至今日,每年都有不少人前往马骏烈士墓,缅怀这位用短暂一生写下爱国、救国、殉国革命篇章的中国共产党早期优秀党员,学习他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坚贞不屈的革命意志。
日坛公园马骏烈士墓。刘岳/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