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支家庭教育指导小组传授沟通技巧
本报讯(融媒体中心 于晓玲)“与青春期的孩子沟通要注意倾听,而不是直接给出命令,这个阶段的孩子需要的是理解和支持,而不是批评和压力。”这是郁金香舍社区居民刘女士总结的“教育经”。这份经验来自荣华街道妇联近日开展的家庭教育指导小组服务项目。作为荣华街道探索家庭教育新模式的举措,该项目聚焦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统筹协调社会资源,助力辖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能力的提升。
该项目如何实施?据了解,街道妇联前期通过征集社区、工作站意见,了解并汇总辖区家庭教育当中家长面临的实际困难,然后针对家庭教育领域面临同质性问题和需求的家长,建立5支家庭教育指导小组,通过小组活动过程及组员之间的互动和经验分享,帮助小组组员改善其社会功能,学习科学教育方法,解决家庭教育当中面临的实际困难。在天华园三里社区,青春期家庭教育指导小组,聚焦青春期孩子内心混乱、烦躁、紧张和迷茫,指导家长适应和承担青春期教育的责任,帮孩子们克服“角色混乱”,形成“自我同一性”;亲子沟通小组向家长们传授亲子沟通技巧,通过沟通、交流了解孩子的真实需求和想法,增进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情。在郁金香舍社区,厌学青少年家长支持小组,面向对学习产生强烈不愿意、抗拒、疲劳等情绪的青少年及其家长,助其解决厌学问题,协助家长做好家庭支持,提升孩子的学习兴趣和自主能力。于天华园二里社区开展的隔代教育指导小组活动,则面向老年人照顾第三代的家庭,帮助更多的祖辈家长们成为与时俱进的家长。在国锐党建工作站开展焦虑和抑郁青少年家长支持小组活动,则聚焦焦虑和抑郁心理筛查,为有焦虑和抑郁倾向的青少年儿童和家长提供支持。
据了解,各小组分别开展4—6次活动,项目共覆盖约60组家庭。这些小组活动不仅是家庭教育知识讲座,也是一场生动的家庭教育互动体验。各小组活动现场,家长们围坐在一起,与专家共同探讨孩子的心理变化和行为特点。专家们则通过案例分析和绘画、游戏等方式,引导家长如何与孩子建立有效的沟通,达到预防和解决有关社会问题的目标。家长们时而认真记录,时而点头交流,每个人都在这场教育之旅中找到了自己的答案。“这样的活动对我帮助很大,让我学到了很多与青春期孩子沟通的技巧。”“特别是通过角色扮演的练习,让我更加理解了孩子在表达情感时的无助,也更加明白了作为家长的责任。”几位参与活动的家长感慨地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和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妇女儿童发展规划要求,妇女联合会应统筹协调社会资源,不断提升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能力。家庭教育指导小组项目正是荣华街道妇联对此项要求的积极响应与践行。荣华街道妇联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我们将继续立足基层、社区、家庭,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发挥基层妇联组织优势,有效利用服务阵地,在推动未成年人家庭教育、关爱儿童、依法维护妇女权益、提高妇女综合素质等方面作出更多努力和积极探索,引领辖区家风新风尚,共建平安家庭、共享美好生活,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贡献巾帼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