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创新中心在亦庄完成实体化注册
近日,北京市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创新中心在亦庄正式完成实体化注册,标志着创新中心工作正式步入正轨。
“沉下心做火箭工程研制、扑下身抓共性技术服务、扎下根创良好产业生态,力争到2026年完成共性技术平台一期建设,对外提供技术服务能力。”北京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今年2月3日,北京市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创新中心(筹)揭牌落地亦庄(相关阅读:参天计划”启动,市级创新中心落地亦庄)。这是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和经开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生动实践。同时,这也是北京经开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未来产业的又一有力举措。
创新中心做什么?
以什么为主体来建设?
“面对如何聚合新型举国体制,发挥创新主体作用,加快推动北京可重复使用火箭研制,半年来,我们一直在思考、研究、论证这两个问题,到今天,我们有了答案。”该负责人表示,创新中心将聚焦可重复使用商业火箭的创新研制和推动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从可重复使用火箭工程研制统筹、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共性技术平台搭建、优质生态体系构建等维度展开工作。“我们希望将创新中心打造形成可重复使用火箭领域技术协同攻关平台、行业资源整合配置枢纽、机制改革创新试验田与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器。”
“在创新中心的运营模式上我们也摸索出了一条新路。”经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创新中心以可复用火箭创新中心公司为主体开展工作,而可复用火箭创新中心公司创设阶段有四家股东单位,包含一家国资产业平台公司北京亦庄星箭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以及三家亦庄主要商业火箭企业,股份占比分别是7:1:1:1。“对标创新中心的重点建设内容,火箭企业主要负责推动型号研制,而平台公司通过组建专业团队,负责共性技术研发及产业生态构建。”未来,我们还将引入第二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院所加入股东团队,进一步夯实北京可重复使用火箭产业发展阵地。
“随着首期实缴注册资金5千万元的可复用火箭创新中心公司注册成立,在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和经开区市区两级的共同支持下,创新中心的工作正式启航。”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攻关突破可重复使用火箭共性关键技术、搭建面向行业的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完善可重复使用火箭生态体系、推动火箭发射审批流程便利化及提供高效发射服务、整合资源保障更充足的商业发射工位……可重复使用火箭是一项需要集中投入的系统工程,面对当前和今后航天强国建设对市场化新动能的紧迫需求,我国可重复使用火箭产业链生态体系尚未完善,企业各自为战难以满足可重复使用火箭创新发展需求,而创新中心在探索和推动的就是商业航天多工程并行研制和星箭协同发展的有益模式。
瞄准当前可重复使用火箭产业面临的亟需解决的问题,创新中心将集中加大专项投入,加强组织保障,加强能力建设,整合资源推动火箭型号研制和共性试验、共性制造等平台建设,开展创新研发、成果产业化、孵化平台、人才培育等工作,更好满足可重复使用火箭创新发展需求,加速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供给能力和产业化进程。在技术层面,创新中心将重点围绕行业共性卡脖子技术领域,切实推动可重复使用火箭核心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前沿技术的创新突破,并统筹跟进调度液氧甲烷、液氧煤油等多型商业可重复使用火箭和液体发动机的研制,积极对接卫星发射需求,形成重要力量支撑。在统筹能力层面,创新中心将重点建设可重复使用火箭领域共性技术前沿技术研发能力,商业航天服务模式与机制创新能力,协调共享试验、共享智能制造平台与共享制造工厂等能力,构建优质产业创新生态体系能力,同时致力于统筹资源提升行业服务,形成集创新牵引、公共测试、制造服务、产业孵化、投融资和人才建设于一体的支撑行业发展的创新中心,全面提升我国商业火箭的全球竞争力。
当前,北京经开区紧抓发展新质生产力机遇,全面布局六大未来产业,其中的20个未来产业细分领域中9个已经具备较好发展基础,商业航天就是其中之一。在北京经开区聚集了80余家航天企业,商业火箭整箭研制企业数量占全国75%以上。蓝箭航天、中科宇航、星河动力、星际荣耀、九州云箭等企业都在可重复使用火箭的研发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不久前,蓝箭航天可重复使用火箭朱雀三号刚刚迎来了突破性进展——朱雀三号VTVL-1试验箭成功完成十公里级垂直起降返回飞行试验,实现了国内首次液体发动机空中二次点火,标志着我国商业航天在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随着创新中心的建设,可重复使用火箭研制进程将进一步提速,我们争取2026年能实现商业航天可重复使用火箭的首飞。”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