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北京市城市更新条例》实施一周年 经开区交出漂亮成绩单 盘活用地403公顷 13个项目成示范

1.jpg

  天空之境·产业广场。亦庄城市更新/供图

  更新设备生产基地,打造全市首座“摩天工厂”;更新老旧厂房,构建“小而美”的创新产业园;更新腾退产业,建设令人期待的空天街区商业航天共性科研生产基地项目……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北京经开区”)挥城市更新之笔,擘画高质量发展的绚丽画卷,在《北京市城市更新条例》实施一周年之际,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截至目前,北京经开区累计盘活用地403公顷,累计13个项目纳入北京市城市更新示范项目。其中,通过城市更新供地27宗101.4公顷,作为广义上的政府“供地”,也在“平台收储回购”“政府引导交易”两种方式中获得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积极成效,有效支撑了高精尖产业的落位。更新的背后,蕴藏着北京经开区城市蝶变的“新”密码。

  外延扩张转向内涵提升、大规模增量建设转向存量更新为主……城市的发展需要吐故纳新,过程中一些曾承担重任的传统产业项目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为新兴产业腾出了承载空间。通过城市更新将经济效益低的存量用地升级蝶变成更具价值和内涵的城市空间,是破解土地紧缺这一现实难题的金钥匙。近年来,北京经开区城市更新经典案例频出,源于建设者对城市更新核心逻辑的洞悉——城市更新并不是简单的加固翻新或者推倒重建,而是正视存量低效用地,借助老园区老厂区的肌理原貌,通过对建筑、生态的合理改造,丰富项目业态与功能,盘活产业空间;是清晰识别目标产业需求空间逻辑,科学安排工业上楼,有效释放土地效能。

  阳光之下,亦庄新城核心区景园街8号自有别样风采,晶莹剔透的玻璃幕墙与蔚蓝天空相互辉映,云流缓缓荡漾于幕墙与蓝天之间……天空之境·产业广场不仅是北京市的首座“摩天工厂”,也是北京经开区在探索“工业上楼”模式的路上迈出的成功一步。走进园区,“工业记忆廊架”“工业记忆长廊”以及明显的工业遗迹在崭新的园区里,静静地讲述着昨日的故事。

  该项目用地面积2.1公顷,原为达涅利公司的冶金设备生产基地,2015年该企业搬离后长期空置,2019年北京亦庄城市更新有限公司以回购方式进行盘活更新,2021年5月破土动工,经过18个月的“雕琢”,天空之境·产业广场这一“摩天工厂”终于在2022年的冬日揭开了神秘面纱。项目通过“向天空要空间”,将建筑面积由原来的1.45万平方米扩展到9.3万平方米,将存量空间的利用效率提升了近五倍。过程中,建设者们坚持“工”改“工”和土地集约节约,以拆除重建的方式,请企业在高楼大厦里进行工业生产,最大化发挥土地资源价值。同时,结合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需求,针对性打造生物医药行业的专业性空间,实现产品设计与产线工艺的高度匹配,建设了“一站式”生物试剂和生物技术服务平台,打造了生物医药创新服务型综合园区,极大地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实现资源的集约利用和配置优化。最后,该项目转让给上市企业义翘神州,于2023年初交付使用。天空之境·产业广场项目通过工业上楼实现了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已经成为北京经开区城市更新供地模式的典型代表。

  与天空之境·产业广场项目相同,位于北京经开区核心区隆庆街10号的健康智谷也有着辉煌的过去,同样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也面临亟待“转型”的挑战。但与前者不同的是,健康智谷不足1万平方米的“小”地块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土地功能的挖掘。为此,建设者们及时厘清了“产业”与“上楼”适配关系,通过对目标产业方向和配套功能需求进行科学分析,按照“下层生产、上层研发”的办公理念,匹配性设计建筑层高、楼板荷载、柱网间距、生产辅助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合理组织垂直交通体系,实现净污分流、人货分行的高效运转,最大限度满足医药健康领域企业的特殊工艺需求,使得该项目在不足1万平方米中“抢”出了2.39万平方米生命健康产业承载空间,为企业提供了生产、办公、研发等全过程一体化的产业空间。如今的健康智谷已经成为一处“小而美”的高质量创新产业空间和一座有标识性的、专业化的生命健康地标建筑,成功吸引了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医疗器械企业北京先瑞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入驻。

  城市更新不仅是建筑形态的改变,更要促进片区功能的提升。雪莲羊绒项目就是典型代表。该项目位于瀛海工业园区中路1号,土地面积为6.33公顷,房屋建筑物面积4.77万平方米。2003年起,北京雪莲羊绒有限公司将全部生产环节外迁,园区内仅留下品牌运营等功能部门。为释放产业空间,北京经开区通过回购方式盘活雪莲羊绒项目,并将其定位为空天街区商业航天共性科研生产基地项目,建成后将拥有十余个实验平台、两个实验区、多座厂房及5万余平方米企业孵化空间等,功能覆盖企业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等全生命周期,服务研发、设计、制造、应用全产业链条,将以共性技术平台为驱动,加强创新供给,解决商业航天领域试验资源紧缺、测试服务供不应求的痛点,快速提升商业航天产业化基础能力,建设创新研发中心、高端智造中心、科技互动展厅,吸引商业航天全产业链优质项目聚集,引领全国空天产业发展。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是《亦庄新城城市更新实施办法》出台后,亦庄新城范围内成功收回的首个市属国有全资企业工业项目,也是国有平台公司通过回购存量低效用地盘活的又一成功案例。

  城市更新既是对亦庄新城范围内城市空间形态和城市功能进行的持续改造和优化调整,更是进一步强化“四区一阵地”功能定位,推动亦庄新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如今,北京经开区已进入城市更新、盘活土地存量的新阶段,将持续优化亦庄新城土地资源配置,节约集约利用存量用地,加大土地空间保障力度,进一步推广“50年国家战略项目+20年弹性出让+先租后让+代建标准厂房+城市更新”的五级供地模式,推动城市更新供地模式的新实践,探索片区更新再开发的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有机完善城市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打造全球产业新城综合发展标杆。

  融媒体中心 齐美娟


相关新闻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