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看病得进城到家庭医生,“老亦庄”身边事折射医疗卫生新变化
12月10日,星期一。北京已进入零下的严寒天气。下午4点一刻,窗外天色阴沉,飘着零星小雨,水珠顺着玻璃缓缓流下。57岁的张宇盛此刻正坐在同仁医院南区二楼诊室门口的长椅上,静静地看着窗外。半个小时前,他为岳母挂的是下午最后一个号,但他似乎并不着急。
他说,岳母七年前曾患大面积脑梗塞,长期卧床,这七年间稍有不慎,就会出现肺部感染以及食物误吸导致的呼吸困难等症状,每次发病都十分危险,但每次,都被成功抢救了过来。成功的主要原因在于医院离家近,抢救及时。“开车看病只要五六分钟”,家门口的医院让张宇盛觉得心里有底。
“15分钟健康服务圈”
优质医疗资源越来越丰富
这家让附近居民心里“有底”的医院就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南区)。
2001年4月达成合作意向,2001年9月24日签署协议,2002年6月18日正式开工……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西环南路2号的北京同仁医院(南区)积极响应“名院办分院”的号召,作为自筹资金、首家入区的大型国有三甲综合性、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于2004年5月18日正式开诊。
作为开发区及周边地区规模最大、科室设置最齐全、设备最先进的综合医院,也是当时北京东南区域唯一的三甲医院,它的入区效应俨然成了一股春风,吹开了北京南城人们心头那把“就医难”的心锁。
开诊的前几天张宇盛和邻居们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听说了吗?过几天就要接诊了。”三四年间,随着医院入区的消息散播开来的还有那里的人们对于这家医院的时刻关注和讨论,“什么时候签的协议”、“什么时候开工”、“什么时候封顶”,张宇盛说:“我们每天都在关注着报纸、电视、广播,当时大家第一反应就是大医院来了。”
说起同仁医院(南区)建成以前,张宇盛回忆,记得儿子有一次出疹子,突然全身发红发烫,高烧不退,家里人没有办法只得连夜打车赶往医院。最近的大医院就是宣武医院,好不容易喊了一辆出租车,开车过去还要两个小时。“路上这俩小时是我生命中最漫长的俩小时,医院人多,路上耽误时间多,每次看病,就像赶庙会一样。心里那个急啊就甭提了。”提起从前的诊治经过,张宇盛直皱眉头。
和张宇盛一样,在附近小区居民的印象里,以往家里孩子大人谁要是有个头疼脑热都会去往位于亦庄镇广德北巷6号的亦庄医院。坐落在亦庄镇政府旁的亦庄医院,当时设置有内科、外科和门诊部,一天仅能接待100来号患者。“当时医院大概只有10张病床,病人多了只能打地铺,数十人挤在一起打点滴。”张宇盛回忆道。
“现在家里老太太几乎是离不开医院了,我们反而没有过多地担心。一有情况赶快打车去医院,10分钟之内就能赶到。”
就在北京同仁医院(南区)入区的几年后,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附属康复医院、北京阳光新城医院、北京爱育华妇儿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南院区、北京陆道培医院等一系列涵盖三级甲等医院、专科医院的医疗资源先后入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开发区各个角落,不断刷新着北京亦庄卫生医疗体系的高度和广度。
为了让群众看得上病、看得起病,近年来开发区正着手优化全区医疗资源布局,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加上下设到天宝园五里一区、林肯公园社区、经开企业大道园区的社区卫生服务站,目前开发区已经初步完成了以同仁医院(南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南院区两大三级甲等公立医院为顶层,爱育华妇儿医院、陆道培医院、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附属康复医院、北京振国中西医结合肿瘤医院等5家专科医院为枢纽,3家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基底的三级塔式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区内居民构建了均衡协调、一体高效的“15分钟健康服务圈”。
从看病“老三件”到家庭医生
惠民医疗服务越来越方便
改革开放以来,医院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上世纪80年代,我们从广州引进了全区第一台彩超机,成为了亦庄周边地区率先开展上腹部手术的医院。”亦庄医院普通外科主任李荣回忆道,以前看病只有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老三件”,给病人看病只能看最基本的。“现在除了过去常见的心电图、X光,医院还拥有西门子128层4D螺旋CT机、直接数字化的X线成像系统(DR)等,这些国内外先进的现代医疗器械、设备的引进,使得诊疗工作更清晰、更迅速。”李荣说,“就拿胆囊结石手术为例,以前术后会留下大约2厘米长的手术切口,现在有了腹腔镜下胆结石微创手术,无需开腹,仅需一两个小孔,创伤小,患者痛苦轻,恢复快,疤痕小。”
硬件设施上去了,“软件”也不能“软”。和辖区医院装备质量一起改善的还有群众的就医体验。
张宇盛的妻子魏希娟前几天在帮助瘫痪在床的母亲如厕时不小心伤到了腰,她硬撑了几天没承想却疼得越来越厉害。这时,她签约的家庭医生上门随访时发现了她的异常,一检查她已有明显的腰肌劳损,于是建议她住院治疗。
“长期照顾我母亲,腰一直不好。一年前,天宝园五里一区社区服务站的医生建议我签约家庭医生,这下还真帮了我的大忙。社区给我联系了医院,预约了专家和病床。”魏希娟说,自从签约家庭医生式服务,不仅比以前方便了不少,还更省钱省心。“家里有老人,离不开人。像头疼感冒的病,我们打电话就能叫医疗服务人员上门,不用像在大医院一样排队做检查了,花钱不多,治疗效果也不差。”据介绍,目前该区有两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像魏希娟这样的签约服务对象已达四五百人。
“签约服务对象主要以老年人为主,像有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等慢性病的人群。2017年我们基本上达到了签约群体100%全覆盖。”天宝园五里一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说,家庭医生不仅会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像免费查体、查血糖等,还会定期上门随访并指导用药。而一些基层医院看不了的病,也能通过他们转诊,快捷地对接到大医院的相关科室。
等到魏希娟出院时,她的家庭医生会第一时间接到通知。“医生会打电话通知社区医院,交代随后的康复治疗注意事项。目前开发区已经形成‘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双向转诊’新模式。”服务站负责人说,家庭医生在“双向转诊”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以前条件真是差,住院还要从家里拎温水瓶,但现在不一样了,住院有空调有暖气,还能上门诊疗,变化真的大。”作为土生土长的亦庄人,魏希娟坦言,以往大病都往城里跑,看中的是城里医院的“牌子”,而后来,吸引她的则是家门口医院的“口碑”。“现在大病小病不出区照样享受国际水准的医疗待遇,心里踏实。”
解决居民“看病难”“看病贵”
医保定点让惠民医疗全覆盖
在张宇盛家采访那天,他正准备去拔牙。“牙疼困扰我好久了,我想去把它拔掉,不过拔牙之前,我先要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量个血压。”“高压170,低压90。最好先别急着拔牙,等血压降下来再考虑。”天宝园五里一区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护士在给他量完血压后嘱咐。
记者在天宝园五里一区社区卫生服务站最里面的输液室发现,一排有10余个沙发椅为打点滴的患者备用,年纪大的还可以躺下来输液,一边的输液床上被褥干净齐全。“服务站不光离家近,方便,看病也便宜。以前一个感冒都要花几百块,现在挂个盐水也就几十块,便宜多了。这还没算来回车费呐,一年能省不少钱!”听说我们的来意,一旁输液的老年人纷纷给出自己的感受。“社区居民看病都愿意到服务站来,打针、挂盐水、化验检查都非常方便。另外,同仁医院的专家还会在每个月第一周的周六到服务站坐诊,我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家级的医疗服务。”此外,服务站还为辖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做好各类人群的健康随访记录,提高社区居民健康保健能力。
上海沙龙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高秋红介绍说,天宝园五里一区社区卫生服务站覆盖了格林小镇、卡尔生活馆、上海沙龙、郁金香舍、浉城百丽5个社区,共计约1.8万名居民的医疗卫生服务。4名全科医生、1名中医医生,另外还配有护士和药房人员,该服务站早在2003年12月就已被纳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定点机构,符合规定的社区医疗服务项目都已纳入了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让居民能够最直接地感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挂号1块钱,输液看病都可以走医保,我的报销比例是90%,我老伴的可以报销95%。”张宇盛的幸福指数也随着报销指数不断攀升。而像这样的定点医疗机构开发区共有5家,成为区内罹患重特大疾病参保患者的“解压器”。
在中医按摩室,记者看见前来就医的居民正进行按摩前的准备工作。伴随冬季的到来,冠心病的发病率显著提升,随之按摩室的访客也逐渐增多。“一天最多的时候能达到50余人,大部分都是来按摩和针灸的。”服务站的中医医生告诉记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都可以通过中医进行调理,冬天是高发期,平时的调养可以预防这类病的发病,也能达到未病先治的目的。”
开发区医疗硬件够硬,软件不“软”。在家门口看病正成为越来越多开发区居民的新选择。当前,区内90%的患者首诊选择在区内医院,“小病在社区,大病不出区”的就医新格局基本实现。
为这张“健康成绩单”点赞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一个人的健康,关系一个家庭的命运;一个地方居民的健康,决定着这个地区居民的幸福指数和发展前途。民之所系,政之所向。自开发区成立以来,开发区管委会始终把完善医疗体系建设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重大任务,不断引名医、名院入区,增设定点医疗机构,一项项新政策新举措,正在进一步织密覆盖10万常住居民、30万产业人口的健康保障网。自第一个品牌医院北京同仁医院(南区)入区,十几年来,区内医疗卫生质量、颜值全面刷新,居民就医体验发生深刻变革。
头痛脑热来买点药、打个针、输输液,有慢性病就定期来做个检查,定期听听健康讲座,孩子们可以来接种疫苗,育龄妇女可以免费妇科体检,老弱病残可以在家坐等大夫上门诊查……这就是现代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肩负的职能。令人欣喜的是,在开发区,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实现了全覆盖,居民步行10-15分钟便可轻松找到医疗点,小病解决在了社区。
“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不仅仅是建设一定数量的基层医疗机构,更重要的是在价格和服务上惠民便民。”这是在采访中天华园一里社区服务站相关负责人说的一句话,让记者不禁佩服她的家国情怀。社区卫生服务站作为公立医疗机构,对它们来说,看病卖药只是其中一项职能,更多的职能在于为辖区百姓提供包括健康体检、慢性病调理、康复训练、健康教育等10类40多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在采访的过程中,“医药费花了7块钱”、“打点滴一星期才100多”这样的恍如世外的医疗价格让记者完全出乎意料,而在开发区的3家社区卫生服务站,那里的居民每时每刻都在亲身体验着这样的实惠。更可喜的是,在开发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区内的三级甲等医院、各大专科医院分别建立了双向转诊关系,小病在社区解决、大病到医院就诊、恢复疗养阶段又回到社区已经形成了双向流动、协作互动的新格局。
曾几何时,看病难、看病贵犹如一片阴霾始终笼罩在开发区居民的心头。“摸黑长途去就诊”、“兜兜转转大半天”赶庙会式的就诊模式早已不复存在。以往有病无钱医,现在未病先预防。涵盖“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病愈防复”三大未病主体内容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南院区治未病科中西医结合治未病,新技术与传统技术为健康护航。
目前开发区已经初步完成了以同仁医院(南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南院区两大三级甲等公立医院为顶层,爱育华妇儿医院、陆道培医院、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附属康复医院、北京振国中西医结合肿瘤医院等5家专科医院为枢纽,3家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基底的三级塔式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区内居民构建了均衡协调、一体高效的“15分钟健康服务圈”。
但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对政府保障人民健康、提供基本卫生与健康服务寄予更高的期望,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不断释放。希望以后会有更多的名医名院入驻开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