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开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再上新台阶
本报讯(融媒体中心 黄巧维)近日,北京经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人力社保中心”)举行“传承工匠精神、引领技能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授牌仪式,并为第二十一届北京印刷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优秀组织单位颁发证书,激励更多技能人才投身技术创新,促进技能传承与行业发展。
据悉,本次新增认定25家人才联合培养基地、10家技能大师工作室,覆盖了生物医药、智能制造、工程建设等多个领域。现场,人力社保中心、社会事业局有关负责人为基地和工作室代表授牌,希望企业代表能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新路径,继续弘扬工匠精神,为经开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同时,为获评第二十一届北京印刷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优秀组织单位的区内4家企业颁发证书,肯定他们为技能大赛成功举办提供坚实保障。
“作为一家从事钢铁冶金工程技术服务70余年的科技型企业,中冶京诚在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平台搭建、产教融合成果研发等方面取得的成绩都离不开经开区各项人才政策支持。未来,我们将利用人才联合培养基地平台,持续深化与高校的产教融合、创新合作,培养更多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为区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授牌后,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道。
技能人才是产业升级的“发动机”,工匠精神是创新发展的“指南针”。作为首都高质量发展的“桥头堡”,北京经开区始终将技能人才培养作为推动产业升级的核心战略,构建了“政策引领、平台支撑、产教融合”三位一体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强化政策供给、深化校企合作、打造标杆示范,通过搭建“传帮带”平台,提供专项政策支持,激励技能大师在技术攻关、工艺革新中发挥领军作用;持续深化校企合作机制,以“订单式培养”“工学交替”等模式,每年吸引上千名高校学子来区实践,实现“实验室”与“生产线”无缝对接,培育出一批懂理论、精实操的“金蓝领”;全区人才联合培养基地总数突破120家,区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达10家,培育北京奔驰、SMC等产教融合标杆企业,形成“企业出题-院校解题-政府助题”的三维协同育人体系。
“我们期待这些优秀单位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以创新实践完善‘政产学研用’生态闭环,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共筑技能人才高地。”经开区人力社保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完善政策体系、深化产教融合、弘扬工匠精神,进一步激发技能人才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共同谱写经开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